高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郡望渤海(今河北沧州一带)人。出身寒素,累举不第。僖宗乾符三年(876)登进士第,昭宗乾宁中官至御史中丞。与郑谷友善。生平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六一、《唐才子传》卷九。孙光宪谓其“诗思虽清,务为奇险,意疏理寡”(《北梦琐言》卷七)。辛文房则谓其诗“气势...
天上少年分散后,一条烟水若为看。 灞陵亭 唐代:高蟾 一条归梦朱弦直,一片离心白羽轻。 明日灞陵新霁后,马头烟树绿相迎。 楚思 唐代:高蟾 叠浪与云急,翠兰和意香。风流化为雨,日暮下巫阳。 感事 唐代:高蟾 浊河从北下,清洛向东流。清浊皆如此,何人不白头。
《吴门春雨》是高蟾的一首七言绝句,短短四句,却勾勒出江南春日的细腻情致,字里行间既有吴地烟雨的朦胧,又暗藏一缕难以言说的愁绪。首句“吴甸落花春漫漫”,一个“甸”(diàn)字点明此地为郊野。落花纷纷扬扬,与悠长的春日相互交织,让人仿佛能看到花瓣随着细雨轻轻飘摇,最终铺就一条粉白相间的小径。次...
本文高蟾的五首诗作:《关中》最吸引人的句子是“西游无紫气,一夕九回肠”,直接道出了诗人理想破灭后的极度痛苦和失落。《长门怨》中,“可怜明镜来相向,何似恩光朝夕新”一句,将失宠宫人面对镜中衰颜、渴求君恩而不得的酸楚无奈写得淋漓尽致。《落花》的“无人共得东风语,半日尊前计不成”,深刻描绘了无...
高蟾的诗、词、文言文有<<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金陵晚望>>,<<宋汴道中>>,<<秋>>,<<雪中>>,<<春>>,<<渔家>>,<<落花>>,<<偶作二首>>,<<瓜洲夜泊>>,等...
高蟾的诗中往往用叠字,与其他字词搭配,构成美好的诗句,这是他诗歌的独特之处。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的古诗。1、《金陵晚望》高蟾〔唐代〕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2、《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高蟾〔唐代〕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
唐时,高蟾的诗,思路虽然清新,但在形式上追求奇险,寓意疏淡,内涵寡薄,是诗坛上的罪人。诗人薛能曾对人说过,我若是见到高蟾,一定赏他几个耳光子。然而高蟾的《落第诗》: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这诗中所表现出的安于本分,毫无胁肩谄笑的媚态,不卑不亢的精神...
《灞陵亭》是高蟾写的一首送别诗。全诗只有四句,却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离愁与思念交织的画面。首句“一条归梦朱弦直”中,“朱弦”原本指的是琴弦,这里却像暗语般道出游子急切的心情——归心似箭,就像绷得笔直的琴弦。“直”字既像琴弦的形状,更让人感受到思乡情切、毫无转弯余地的纯粹。第二句“一片离心...
然而,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考试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逐渐增多,许多考生即便才华横溢,也因缺乏权要的支持而无法脱颖而出。高蟾本人便是这些不幸者之一,他在多次落第之后,怀着复杂的心情写下这首诗,旨在向时任礼部侍郎的高湜表达自己渴望被认可的心声。“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采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