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唑醇作为一种有效的杀菌剂,可以用于高粱顶腐病的防治。戊唑醇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真菌的分裂和繁殖,阻止病害的扩散。使用戊唑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防治时间:在高粱生长过程中,穗部刚开始形成时是高粱顶腐病的易感期,这时候是防治高粱顶腐病的最佳时间。 2.药剂浓度:戊唑醇的浓度需...
菌丝上形成厚垣孢子,顶生或侧生,单生或串生,椭圆形或近球形,浅褐色,大小5.2一l0×4.8—6.4(um)。除为害高粱外,还可侵染玉米、谷子、水稻、小麦、 燕麦、薏苡等禾本科植物。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在病株、种子、病残体上及土壤中越冬。翌年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发病适温22—28℃。
12天后产生大型分生孢子。菌丝上形成厚垣孢子,顶生或侧生,单生或串生,椭圆形或近球形,浅褐色,大小5.2一l0×4.8?6.4(um)。除为害高粱外,还可侵染玉米、谷子、水稻、小麦、 燕麦、薏苡等禾本科植物。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在病株、种子、病残体上及土壤中越冬。翌年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
高粱顶腐病主要为害高粱外,还可侵染玉米、谷子、水稻、小麦、燕麦、薏苡等禾本科植物。为害的部位是顶部叶片 中文学名 亚粘团串珠镰孢 界 真菌界 拉丁学名 Fusarium moniliforme var. subglutinans Wr.&Reink. 门 半知菌亚门真菌目录 1为害症状 2形态特征 3传播途径 4发病条件 5防治方法 1为害症状编辑 苗期至...
高粱顶腐病主要为害高粱外,还可侵染玉米、谷子、水稻、小麦、燕麦、薏苡等禾本科植物。为害的部位是顶部叶片 为害症状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苗期、成株顶部叶片染病表现失绿、畸形、皱褶或扭曲,边缘出现许多横向刀切状缺刻,有的沿主脉一测或两侧的叶组织呈刀削状。病叶上生褐色斑点,严重的顶部4~5片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