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七年(942年),石敬瑭忧郁成疾,于六月在屈辱中死去,时年51岁,谥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庙号高祖,葬于显陵(河南宜阳县西北)。十四、后汉高祖刘知远 开运四年(947年),刘知远称帝即位,建立后汉。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刘知远病逝于万岁殿,享年五十四岁,庙号高祖,谥号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葬于睿陵。
有两个特例,一个是司马懿被追尊的高祖庙号,按照道理来讲,司马家的天下来自于司马懿的苦心经营,他应该是太祖,但司马炎考虑到其弟司马攸过继给他的大伯父司马师,如果司马懿为太祖,作为司马懿长子的司马师一脉更应该是司马家最合理的继承人,这影响到司马炎称帝的法理和正统,所以司马炎追尊其父司马昭为太祖,...
高祖是庙号还是谥号 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著名人物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庙号通常是开国皇帝对血源始祖、得姓始祖或者始封之君的追封。谥号是对去世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庙号和谥号的区别 庙号起源于商朝,早在商朝就已设立,对国家有大...
先来说“太祖”,一般都是创业一代,起点通常较低,想要立国通常需要自己的奋斗才行。例如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以泗水亭长起家的他,虽然我们习惯称他为“汉高祖”,实际上他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帝”,全称“太祖高皇帝”。再如宋太祖赵匡胤,其虽然出身军人世家,父祖不乏高官,但要论基业却也谈不上,因此...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庙号是高祖,谥号是太武皇帝,连起来是:唐高祖太武皇帝李渊。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合起来就是:宋太祖英武圣文神德皇帝赵匡胤。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合起来就是:明太祖开天行道肇纪...
太祖、高祖等12个常用祖号,太宗、世宗等22个常用宗号的使用习惯,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太祖使用最多,高祖实尊最多 太祖庙号采用58次,是所有庙号里最多的存在,其中主流王朝6次、地方王朝14次、割据政权采20次、外藩政权9次、追尊9次,其中重要王朝的实际开国之君或奠定帝业之主达15人,汉、宋、元、明、清、辽...
原因只有一个,恵帝给刘邦上的庙号是高祖,或者说因为刘邦功劳之高,直接以高祖代替太祖。这不是无稽之谈,《汉书详解》中记载:“盖邦配天地,是为高祖,而尊号加之于上,虽昭穆之太祖庙,此亦高祖之庙也。”。这就说明了,恵帝上的确实是高祖。因为刘邦功劳太大了,大到什么程度呢?“德覆万物、功德盛大、...
第一个使用“高祖”这个庙号的是“商高祖子亥”,两汉没有“高祖”这个庙号,刘邦的庙号是“太祖”,司马迁写《史记》是搞错了。第二个使用“高祖”庙号的是魏文帝曹丕,第三个是被追封的司马懿。从魏晋开始, “高祖”进入泛滥时期,且没有章法。有时候太祖比高祖辈分高,有时候太祖比高祖辈分低。比如司马懿是...
司马懿的高祖庙号是一个例外,理论上,司马家之所以能够维持其统治,源于司马懿辛勤的策划和努力,他很可能是太祖的后裔。但考虑到他的弟弟司马攸曾将高祖的庙号让给他的大伯父司马师,因此考虑到司马懿可能是太祖,并认为司马师的继承人,尤其是作为长子,对司马炎称帝来说,是最合适的选择。这也影响了司马炎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