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建国以来都是宗室权利过大,高洋建国的时候高演掌握军政大权,一心打压高演,但高演已经成了气侯,母亲宠爱他,妻族又是北魏皇室,势力过大,高洋毫无办法。到了高演继位,高湛又如出一辙,最后想立高湛来保护妻儿,但是高演死后儿子同样被高湛所杀。高湛远没有高演英明,高湛也是个混蛋,霸占高演的皇后李祖娥,...
高演的妻子元氏,出身于东魏皇族宗室,是元蛮的女儿。在高洋对元氏家族大肆清洗的过程中,元氏因特殊的身份,得以幸免于难。然而,高洋对元氏并无好感,甚至有意削弱她与高演之间的感情。为此,他强迫元氏改姓,改为步六孤氏,并时常为高演挑选美女,希望借此转移他的注意力,冷落元氏。尽管面临哥哥的强大压力,高演始...
高演很擅长笼络士族人心,无论是他篡位前还是驾崩后,从史书里都可以看出山东士族对高演的滤镜是非常之厚,大家事前劝进很起劲,事后哭丧也很起劲,然而——例如作为北齐名士之一的卢思道,在他享誉北朝的大作《周齐兴亡论》里面,把高家其他皇帝都狠狠踩了个遍,把高演的行为举止个人品德夸得天花乱坠,甚至还有这么...
于是,高归彦成了高演和高湛安插在宫中的眼线,将杨愔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当然也包括这次密谋。至此,杨愔一错再错。首先,他将中坚力量推向了高演和高湛;其次,他得罪了高归彦,泄露了行动计划;最后,他明知风险很大,却不够决绝,选择用钝刀割肉的方式处理高演和高湛,而不是“消灭”他们。得知消息后,高演、...
作为北齐的第三位皇帝,高演的在位时间虽仅有一年多,却被许多人誉为北齐唯一的贤明君主。就算一个皇帝在位一年多,说实话,他能有多么英明呢?勤勉治国,轻徭薄赋,关怀百姓安宁。不偏私宠,广纳贤才,即便是在继承父位之后也同样推行无二政策——摘自《北齐书・孝昭纪》。当时,周国的朝政落入宰相手中,主将...
高演二十多岁就开始参与朝政,他 办事果断,心思缜密,而且高瞻远瞩,胸怀天下,是北齐朝廷上难得的清醒者之一。当时高洋沉湎酒色,不理朝政,大臣们大多趋炎附势,随波逐流,只有高演忧愁国事,面无喜色,并且不时向高洋直言进谏。高洋死后,十五岁的太子高殷顺利继位,按照高洋的遗命,由尚书令杨惜等人辅政。在高...
高演是何许人也,他跟高洋是一奶同胞同父同母,比高洋小九岁,是娄昭君生的所有儿子中最乖巧的,所以娄昭君对高演最偏爱,母子之间的感情最深。 高演身高八尺(由于中国度量衡的不统一,具体的身高很难说,具体多高,但是应该是在一米八到两米左右),腰扩十围,非常魁梧,更加难得的是高演性格沉稳,喜怒不形于色,在性格...
高演是北魏权臣高欢的嫡三子,在其兄高澄,高洋死后。继承了北齐帝位,成为北齐的第三位皇帝。他可以算是荒诞的北齐皇帝中,唯一一个比较正常的。除了杀死自己侄子废帝高殷这一个污点之外,高演的名声还算可以。施政也算开明有道,可以算北齐唯一的明君。不过他的运气不是很好,按照常理来说,高演没有不良嗜好,又...
高欢在天之灵若是知道高演篡了侄子的位,只怕也会气得像康熙那般破口大骂“像你这般无情无义,飞扬浮躁,权利熏心的蠢猪,居然也想当皇帝。” 《北齐书》,《北史》因为掺杂了太多的政治立场及诸多史官的个人恩怨,记载的人事往往面目全非,尤其与北齐皇族悉悉相关的内容更属于重灾区。史官运用大量春秋笔法混淆视听。
史书公元561年,北齐孝昭帝高演去世,他的弟弟高湛继承了皇位,史称武成帝。 高湛之所以能继位,是因为高演临终前放弃了传位太子高百年的打算,决定传位于高湛。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湛的实力应该很强,高演认为他会威胁到自己儿子的地位,于是才做出这样一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