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3℃或在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露天环境下工作,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2、要求各地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保证安全生产,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高温作业的温度通常指的是大于37.8摄氏度(即人体体温)的高温环境。高温作业涉及的行业包括冶金、化工、电力、建筑、农业等,而这些行业中的工作人员都需要在高温环境下承受工作压力。 高温作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首先,高温作业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热负荷,造成人体体能消耗加剧,心率加快,...
高温作业(work in hot environment):高温作业是指以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平均温度为参照基础,其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而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温度2℃或2℃以上的作业. 生产性热源:指生产过程中能发散热量的生产设中间产品或产品等. 高温作业分为:干热、湿热、夏季露天作业 以上都是书面标准定性语言,但是现在一些生产...
百度试题 题目作业温度在()℃以上为高温作业 A.25B.30C.38D.40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 反馈 收藏
根据国际标准和相关法规,通常认为高温作业温度超过37.8摄氏度(100华氏度)就属于高温作业。然而,这只是一个一般的指导标准,在实际情况中,温度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行业和作业类型的需求有所变化。例如,在铸造工厂中,由于熔化金属所需的高温,工作环境的温度可能会超过100摄氏度。因此,在进行高温作业前,必须确保了解并遵守...
1、高温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高温天气作业是指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进行的作业。工作场所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2、作业环境:冶金工业,包括炼钢、炼铁、轧钢、炼焦等;...
一般而言,高温作业的温度要求不应高于37摄氏度,相对湿度不应超过60%。在炎热的夏季,高温作业的温度往往会超过人体的耐受极限,容易引发中暑等疾病。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高温作业的温度。 1.室内高温作业对于室内高温作业,首先应确保室内通风良好。通过开窗通风和使用通风设备,可以加强空气流动,减轻高温作业带来...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高温作业通常指的是作业环境温度超过多少摄氏度? A. 30℃ B. 35℃ C. 40℃ D. 45℃ 相关知识点: 有理数 有理数的相关概念 正数与负数 相反意义的量 利用相反意义的量解决(表示)实际问题 试题来源: 解析 B 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