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谱的编者赵成杰为此还考证说:“高步贏送给鲁迅的五本书有三个共同特点:一都为先秦汉魏子书;二都是同时代人的校正注解之作,出版时间距送书时间很近,属新近出版;三多是与高步瀛关系密切之人所作,体现出的学术思想也与高氏相近。” 有意思的是,原应礼尚往来,而在年谱的征引中,鲁迅并没有回赠高步瀛,只在19...
高步瀛简介 高步瀛(1872—1940),字阆仙,霸州北庄头村人。光绪二十七年任畿辅大学堂教席、保定优级师范学堂教席。不久赴日本,毕业于宏文师范学院。归国后任省视学图书局编纂,补学部主事。辛亥革命后,任教育部佥事、教育部编审处主任、社会教育司司长。张作霖入北京,他辞去教育部司长,专以经史文辞教学,任国立...
赋是起于先秦而盛于两汉的重要文体,现在出版的高步瀛举要系列以散文为主,只有少量骈文,完全没有收入辞赋类作品,这对了解高步瀛的整体文学思想是个缺环。高先生虽然师承桐城派大师吴汝纶,但其眼光已经超出了传统桐城派的范围,这方面的成果也是他学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可忽视。(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
自高步瀛去世至今,有关其个人及著述的研究都较少。 有关高步瀛个人之研究多类古代史书之纪传体,对其一生行迹、师友交接与为文著述等予以叙述及评价。如程金造《回忆先师高步瀛阆仙先生》[5]、《高步瀛传略及传略后记》[6]、顾学颉《笺证、考据学大家——高步瀛先生》[7]、聂石樵《古经史学家高步瀛》[8]、...
高步瀛(1873~1940),字阆仙,又署阆轩,清末民初顺天府霸县(今霸州市)辛店乡北庄头村人,是著名的古文家、文选学家、历史学家、考据家、教育家等,被胡适称作“北方学人的代表”、余嘉锡称作“河北真儒”。一 高步瀛出生于一个没落的燕南富室之家。民国八年《霸县志》与二十三年《霸县新志》在“例贡、...
高步瀛以文辞名于时,兼擅骈、散,不拘门户。亦工诗。博通文史,以考据闻海内。熟于三礼,尝撰《古礼制研究》;又精于《文选》之学,撰《文选李注义疏》;选注历朝文章多部,以《唐宋文举要》为最著,又有《古文辞类纂笺》以及《唐宋诗举要》《文章源流》《文章流别新论》等,凡数十种。惜部分未及刊行者,恐已付...
高步瀛(1873—1940)先生的籍贯是直隶省顺天府霸县,现在称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霸州为县级市)。流传至今、且有深远影响的著作,十之八九只知《唐宋诗举要》、《唐宋文举要》。早在民国时,也有人质疑高先生不研究经学和子学,却只笺注一些古文、诗歌。其实高先生把注疏之作(如王逸的《楚辞注》、李善的《文选注》...
依儒家先哲的观点,具有君子品格的人应该“见利思义”(《论语·宪问》),视“不义而富且贵”如浮云,甚至不惜舍生而取义,生活于封建末世的高步瀛正是如此的一个践行者。王森然《高步瀛先生评传》记:先生博学强记,平易中和,有顾亭林之风,辄欲以明敏之资,希心于困勉之学。民国初元,桐城文派,甚嚣尘上...
高步瀛先生关于“选学”、“姚纂”的一系列著述 ,不仅能展现其所继承的古代文章思想之统绪,昭示其学术门径,亦能从中推知,其全部诗文笺注均在校勘、注释等文献学方面沾溉李善注《文选》、姚鼐《古文辞类纂》之余泽,其博学、精审之程度,于古人有过之而不及。高步瀛先生对于笺注之重视,分别体现在其文体学思想和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