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特·梵高与保罗·高更,两位在艺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大师,他们之间的关系充满了戏剧性与复杂性。梵高与高更的相遇并非偶然。在 19 世纪的欧洲艺术界,各种思潮和风格涌动,他们都在追寻着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梵高,以其独特的用色和充满激情的笔触而闻名,对艺术有着近乎疯狂的执着与热爱。高更则有着自己独特...
高更(Paul Gauguin)和梵高(Vincent van Gogh)是都是印象派画家。两人于1888年在阿尔勒相遇,并成为了好朋友。他们一起在南部法国的普罗旺斯创作,互相影响。在独特的风景和光影下,两人的绘画风格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尤其是在色彩运用上,他们都有非常大的成就。然而,他们之间也有摩擦和争执。在1888年的圣诞...
高更与梵高的相遇像不可思议宿命中的时刻,相互激荡出惊人的火花。 一八八八年十月,他们重聚在阿尔,要一起共同生活两个月,更巨大的撞击将在一年后发生,他们历史的宿命纠缠在一起。 意气风发、自由奔放且充满自信的高更是梵高向往的对象,而和高更共同生活的梦想则与日俱增。...
尽管高更本打算成为学生的导师和梵高,柯林斯说也有一股竞争的暗流。 例如,高更选择画一些和梵高一样的主题。作为对梵高《阿尔勒宫夜吧》(1888)的回应,高更创作了“阿尔勒的夜咖啡馆,吉努夫人”(1888年),柯林斯认为这是原作的讽刺画。两人还为彼此画肖像,其中最著名的是高更的《向日葵画家》(1888年),梵高完全沉浸在...
梵高对高更的崇拜,源自于他们在艺术上的共鸣和互相欣赏。高更曾称赞梵高的《向日葵》,给予了梵高极大的鼓舞。他们的个性也相互吸引,高更的自信和领导力对内向、敏感的梵高产生了吸引力。梵高与高更一起生活了62天,共同创作了许多著名作品。高更的出现激发了梵高的创作灵感,梵高在给弟弟的信中多次表达了对高更的敬仰和...
高更《梅耶尔·德·哈恩像》(1889) 两名艺术界的伟大孤独者在1888年的下半年共处了九周。保罗·高更和文森特·梵高所共用的住房和画室,是狭小而简陋的“黄屋”,它坐落在法国南部城市阿尔勒的北门外。安排上有不均衡之处。在梵高看来,这位他极力追捧的前辈画家从巴黎来到此地,可帮助他实现创立一座艺术家避风港或曰“...
高更在日记中对梵高的“奇特”个性和无序的生活大加渲染,这刺激了梵高。最终,高更离开阿尔勒斯的决定摧毁了梵高的理智。据说梵高用剃刀在街上追赶高更,而高更为自己的安全躲进了一家旅馆。梵高回家后,切断了左耳的下半部分。💡梵高将他对高更的愤怒转移到了自己身上,从此两人再也没有见面。尽管他们继续写信联系,...
在狭小的空间内,两位卓越艺术家梵高与高更共同生活创作,这无疑是艺术史上的独特现象。本书详细揭秘了他们在1888年10至12月间,于法国南郊阿尔勒的一座黄房子中同住的细腻日常。通过大量信件和新证据,作者生动描绘了他们交流争论、共进餐点、休闲小酌以及作画的场景。这不仅是对一段珍贵友谊、两位疯狂天才的深入探寻...
梵高与高更的爱恨情仇,正如沈翊所说,他们是一体的,像圆规一样,只有相互支持,才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生活中和朋友相处,都要在尊重彼此差异的基础上,保持开放的心态,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见解,求同存异,建立起真正长久而美好的友谊。#梵高##高更##串出美好生活##周大生腕美##黄金就买周大生##每一颗都是...
高更的作品趋向于“原始”的风格,其用色和线条都较为粗犷。高更的作品中往往充满具象征性的物与人。现代艺术史中,灵感家高更往往被拿来与梵高相提并论,他们曾经是很好的朋友,互相画过对方的肖像,但最后却止步不前,并没有维持很好的友谊。他在远离文明,远离首都。在森林之中重新获得的平静、人性和快乐。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