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历 2004年09月-2009年06月:吉林大学 工学博士 2000年09月-2004年06月:吉林大学 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4年09月-至今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2012年02月-20014年07月德国马普学会柏林弗里茨哈伯研究所理论部博士后 2009年08月-2012年01月德国乌尔姆大学电化学学院博士后 社会兼职 Journal of Mat...
近日,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高旺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上发表题为“Progress of fundamental mechanism of formic acid decomposition and electrooxidation”的综述论文。 该综述中,作者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对甲酸的分解和电氧化...
(本文第一兼通讯作者)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材料表界面的理论计算研究,包括表面稳定性、吸附、催化和摩擦的机理和功能化。近年来,在Nat...
教育经历: 2004/9 - 2009/6,吉林大学,材料学,硕博连读。 2000/9 - 2004/7,吉林大学,高分子材料,学士。 工作经历: 2014/9 - 至今,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2012/2 - 2014/7,德国马普学会柏林弗里茨哈伯研究所,理论部,助理研究员。 2009/8 - 2012/1,德国乌尔姆大学,电化学学院,助理研究员。
上课讲的乱 七糟,讲了一堆看起来很高深的东西,其实他自己的研究都是过时的,大四还闭卷考试,纯纯 ...
近日,吉林大学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旺教授和蒋青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在小分子表面吸附的理论模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本工作发现吸附能主要由三个因素来决定,分别是基底活性位点原子的价电子数和电负性,活性位点的配位数,以及吸附物的价态。模型公式如下: ...
近日,吉林大学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旺教授和蒋青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在小分子表面吸附的理论模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本工作发现吸附能主要由三个因素来决定,分别是基底活性位点原子的价电子数和电负性,活性位点的配位数,以及吸附物的价态。模型公式如下: ...
赞 分享 科研之友微信新浪微博Facebook分享链接 高旺 吉林大学, 教授 / 科研之友号:22058552 科研之友人员唯一编号 2 项目 68 成果 1470 阅读 29 下载 1318 被引 20 H-指数 主页 成果 相关人员 更多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材料表界面的理论计算研究,包括表面稳定性、吸附、催化和摩擦的机理和功能化。近年来,在Nat. Commun., Phys. Rev. Lett.,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第一或者通讯作者学术论文40余篇。获...
近日,吉林大学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旺教授和蒋青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在小分子表面吸附的理论模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本工作发现吸附能主要由三个因素来决定,分别是基底活性位点原子的价电子数和电负性,活性位点的配位数,以及吸附物的价态。模型公式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