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克吕格投影通常按经差6度或3度分为六度带或三度带。六度带自0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第1、2…60带。三度带则是在六度带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自1.5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3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三度带第1、2…120带。 高斯克吕...
高斯-克吕格投影是由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于19 世纪20 年代拟定的,后经德国大地测量学家克吕格于1912 年对投影公式加以补充,故称为高斯-克吕格投影,又名"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是地球椭球面和平面间正形投影的一种。 一、几何概念 高斯克吕格投影这一投影的几何概念是,假想有一个椭圆柱与地球...
3 度带是在 6 度带的基础上分成的,它的中央子午线一部分同 6 度带中央子午线重合,一部分同 6 度带的分界子午线重合。我国 3 度带共计 22 带(24 ~ 45 带)。 高斯—克吕格投影按一定经差将地球椭球面划分成若干投影带,这是高斯投影中限制长度变形的最有效方法。分带时既要控制长度变形使其不大于测图误...
什么高斯-克吕格投影一般采用分带投影?我国地形图G-K投影的分带规定是什么?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高斯-克吕格投影一般是按6°或者是3°分带投影。我国国家1:1万比例尺的地形图采用按照经差3°分带,1:2.5万~1:50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经差6°分带。
解析 答:分析高斯投影的长度变形可知,其投影变形最大值在赤道和投影边缘经线的交点上。经差为±3°时,长度变形为1。38‰,3°带范围内最大长度变形为0.38‰。为了控制投影变形不致过大,保证地形图精度,高斯投影采用分带投影方法,即将投影范围的东西界加以限制,使其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
高斯克吕格投影是一种横轴墨卡托投影,主要应用于大比例尺地图的绘制,尤其是在我国等国家的地形图和工程图纸上。以下是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方式的解析: 1. 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基本原理是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度坐标转换为平面直角坐标。为了减少投影产生的长度、面积和角度变形,高斯克吕格投影将地球表面分为若干个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 按一定经差将地球椭球面划分成若干投影带,这是高斯投影中限制长度变形的最有效方法。分带时既要控制长度变形使其不大于测图误差,又要使带数不致过多以减少换带计算工作,据此原则将地球椭球面沿子午线划分成经差相等的瓜瓣形地带,以便分带投影。通常按经差6度或3度分为六度带或三度...
这些带状区域的划分就是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分带规则。 根据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分带规则,地球被分成了60个带状区域,每个带状区域覆盖了6度的经度范围。其中,第1带的中央经线位于0度,依次向东每带增加6度,直到第60带的中央经线位于174度。这种分带规则的设定,旨在保证每个带状区域内地图的精度和准确性。 在实际制图中...
下列关于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说法不正确的是A.6°带的中央子午线及分带子午线均作为3°带的中央子午线B.3°带的奇数带的中央子午线与6°带中央子午线重合C.3°带的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