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淮上区小蚌埠镇深入挖掘资源,激活“红色印记”,在革命烈士高揖三家乡小蚌埠镇桃花园社区建立了中共小蚌埠支部纪念馆,注重建强“红色阵地”、讲好“红色故事”、唱响“红色旋律”,用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
抗日救亡运动中,蚌埠地区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高揖三就是其中一位。高揖三,原名高维让,1909年生,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后楼村(时属灵璧县)人。1941年夏,受党组织的派遣,高揖三返回家乡,秘密发展党员,建立这一时期蚌埠市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小蚌埠支部,成为蚌埠沦陷期间漫漫黑夜里的第一盏明灯。高揖三...
随着对高揖三烈士故事的深入了解,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革命精神。那是一种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伟大情怀;是一种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依然保持坚定信念和无畏勇气的崇高品质。这种精神不仅在当时激励了无数人为之奋斗,更在今天成为了我们面对困境时的强大动力。 三、缅怀先烈,传承精...
自动跳过片头片尾 默认音效 返回 淮畔抗战播火人——记中共小蚌埠支部书记高揖三烈士 淮畔抗战播火人——记中共小蚌埠支部书记高揖三烈士 2021年5月3日发布 19:56 淮畔抗战播火人——记中共小蚌埠支部书记高揖三烈士 讨论 登录参与讨论 这里的评论内容走失了 ...
高揖三的学生舒廷臣是二马路东段的王友友什货店店员,1944年冬,高揖三发展其加入中国共产党,王友友什货店成为中共小蚌埠支部在蚌埠市区的秘密联络点,为来往市内的敌工队员和共产党员干部提供信息与落脚点。 1945年,留芳照相馆成为蚌埠秘密党组织联络点。
演讲者通过讲述红色故事,向听众传达红色精神,强调了红色精神对于当代青年的重要性。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高揖三,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主题,那就是“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 红色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在当今社会,我们...
亲,这成为三拜礼,具体如下:“双手附心。”双手附在胸腹之间,男生左手在前,女生右手在前。叠并,两肘与手成直线。双手表示“与天地合其德”。天德大刚健,大恒久,大信用,大起始。地德大承载,大包容,大丰富,大付出。两德兼备而各有显。显德可以因时因境而变化。高揖。”双手向前上方推出...
明•金诚一(朝鲜)《醉中发灵龟匣,有庚寅三月初六日字,感而赋之》鉴赏:“庚寅三月初六日,我辞凤阙来扶桑。扶桑之海望不极,我有两眼参三光。三光之灵尔知否,高明博厚同无疆。我从灵龟溯灵源,乘槎直上天中央。高揖三光永不老,下见王母头如霜。”录自《鹤峰集·鹤峰
2019年7月,一张1946年3月21日的《拂晓报》在宿州拂晓报社被重新发现,报纸第二版刊载了一篇名为“悼高揖三同志”的悼文,是为纪念蚌埠籍的革命烈士高揖三所作。《拂晓报》是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将军创办的机关报,此篇新发现的悼文让我们有机会在烈士牺牲70多年后,还能进一步了解其生平与事迹。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 、12题。古风(其十九)李 白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写诗人在想象中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