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差中数怎么算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求高差中数公式:f=Cm(t-t0)。高差是两点间高程之差,即终点高程减起点高程。用高程测量方法测出未知高程的点时,先从已知高程点测出两点的高差,再计算出未知高程点的高程。未知点比已知点高,两点的高差为正,反之为负。 高程指的是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绝对基面的距离,...
取其平均值即为高差中数。 水准对尺2把尺子常数分别为4687和4787。 水准测量: 又名“几何水准测量”,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 在地面两点间安置水准仪,观测竖立在两点上的水准标尺,按尺上读数推算两点间的高差。 通常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点的高程...
1、后尺黑面中丝读数减前尺中丝读数=黑面高差中数2、后尺红面中丝读数减前尺中丝读数=红面高差中数3、取其平均值即为高差中数4、水准对尺2把尺子常数分别为4687和47875、以黑面为准,如红面小于黑面,那么肯定红面高差中数加10公分,反之就加10公分满意的话给我最佳!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
高差中数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使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在地面两点间进行安置,观测竖立在两点上的水准标尺。 读取后尺黑面中丝读数,减去前尺中丝读数,得到黑面高差中数。 读取后尺红面中丝读数,减去前尺中丝读数,得到红面高差中数。 取黑面高差中数和红面高差中数的平均值,即为高差中数。 这就是计算高差中数的方法...
1 这很简单,测量的时候我们要用到两跟尺子,后尺黑面中丝读数减前尺中丝读数就等于黑面高差中数。2 然后我们就可以再用,后尺红面中丝读数减去前尺中丝读数就等于红面高差中数。3 最后我们就要取其平均值,叫做高差中数。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高差中数的算法了。4 水准对尺2把尺子常数分别为4687和4787.以黑面为准...
高差中数是指将一组高差值按照大小排序后,找出中间的那个值作为中数。如果数据的个数为奇数,那么中数就是排序后的中间值;如果数据的个数为偶数,那么中数是排序后中间两个值的平均值。下面将通过一个例子来详细说明高差中数的计算过程。 假设有一组高差值:[10, 30, 40, 25, 20, 35, 45, 15],我们可以按照从...
总结 1 高差中数就是两次问或两次以上测量的平均数答:一测站红黑面高差的平均数是高差中数,一个测段往返测版、两个单程的高差平均权数也叫高差中数。2 计算时通过之前应有的数据以及公式通过计算得出自己的结果,通过得出的结果与实际进行比较即可。注意事项 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计算准确。运算数据时要进行确认。
在水准测量中,计算高差中数的方法如下:后尺黑面中丝读数减去前尺中丝读数即为黑面高差中数;后尺红面中丝读数减去前尺中丝读数即为红面高差中数。取这两者平均值,即为高差中数。水准测量中,常常使用2把尺子,它们的常数分别是4687和4787。通常以黑面为准,如果红面读数小于黑面读数,则在计算红面高差...
首先计算总高差: H = h1 + h2 + h3 + h4 + h5 H = 1.234 + 1.567 + 1.432 + 1.239 + 1.456 H = 7.109m 然后计算测站数: n = 5 最后计算高差中数: 高差中数 = H / n 高差中数 = 7.109m / 5 高差中数 = 1.4218m 总结:四等水准测量高差中数的计算公式为总高差除以测站数,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得...
以黑面为准,如红面小于黑面,那么肯定红黑加减100。计算如下:后尺黑面中丝读数减前尺中丝读数=黑面高差中数 后尺红面中丝读数减前尺中丝读数=红面高差中数 取其平均值即为高差中数。水准对尺2把尺子常数分别为4687和4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