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其在延安感受到了党的关怀,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革命热情,他感觉自己的生命获得了新的力量。他说:“生活中如果只充满一个病字,精神便会空虚和烦恼;只有把自己的身心同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联系起来,生活才会变得充实而有意义。”1938年,高士其与李公朴在延安窑洞前 高士其以高涨的革命斗志不知疲倦地投身...
高士其原名高仕錤,1905年出生,他的父亲高赞鼎是誉满八闽的爱国诗人和外交活动家,母亲何咏阁是出身书香世家的才女。高士其在父亲专门为他修建的两层西式小楼中度过少年求学时代,于1918年以福建全省第二的成绩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并在“五四”洗礼中萌生了“科学救国”的理想。1925年赴美留学后,高士其深感...
在延安工作了一年半,高士其的病情越加严重,接近于全身瘫痪。毛泽东提议他去香港治病,虽然高士其万分不舍,但他知道只有自己病情好转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1939年4月12日,在我军护送下,高士其离开延安,踏上去往香港治病的路途。到了香港后,为了让高士其能够早日康复,香港地下党的同志们把安排到当时香港...
高士其(1905~1988年),原名仕錤,乳名贻甲,闽县(今福州市区)鳌峰坊人。 民国7年(1918年),考入北平清华留美预备学校,获得英语、国语、化学、博物各科优等奖章。 民国14年夏,考入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后转入芝加哥大学。 民国16年毕业,获学士学位,留校攻读细菌学医学博士课程,在研究...
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写下了高达三百万字以上的科学论文、科学童话故事和多种形式的科普文章,他就是高士其。 出生 1905年,高士其出生于福州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高赞鼎留学日本,曾在民国政府为官。少时的高士其在这样的富足的家庭中无忧无虑地成长。
高士其是中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半个世纪以来,他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写下了数百万字的科学小品、科学童话故事和多种形式的科普文章,引导了一批又一批青少年走上科学道路,被亲切称为“高士其爷爷”。 高士其先生用自己传奇的一生谱写了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为了祖国、为了...
在不幸残疾后,高士其是如何明志,并选择了科普创作之路的呢?一、不幸被病毒感染,留下了终生残疾 高士其,原名高仕錤,乳名贻甲,于1905年11月1日出生在福州鼓楼区,是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他的父亲高赞鼎是誉满八闽的爱国诗人和外交活动家,母亲何咏阁是出身书香世家的才女。高士其在父亲专门为他修建的...
高士其原名高仕,中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普硕士、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作者简介 高士其(1905年11月—1988年12月19日),原名高仕,中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普硕士、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192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2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学士学位。1930年又毕业于美国...
高士其(1905年11月—1988年12月19日),原名高仕,中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普硕士、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192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2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学士学位。1930年,又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1931年,回国历任中央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