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译文 注释 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是一个匆匆过客。异乡的石榴花再红,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那般艳丽。没有人能理解我此时...
临江仙 陈与义① 高咏楚词酬午日②,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0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与义 陈与义(1090年-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著名诗人,同时也是官员。 陈与义出...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译文及注释 更多 作者:佚名 译文 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是一个匆匆过客。异乡的石榴花再红,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那般艳...
高咏楚词酬午日②,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③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①陈与义:南宋爱国词人。本篇当为宋室南迁,作者在建炎三年(1129)避金兵流寓湖湘(湖南、湖北)逢端午感怀而作。②午日:端午节。③戎葵:即蜀葵,夏日开...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端午节,怀人,抒怀,爱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是一个匆匆过客。异乡的石榴花再红,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
①直接抒情:“无人知此意”直接表达无人理解的凄凉,“天涯”二字深表漂泊之苦,“节序匆匆”言“时光之速”。(2分)②间接抒情:借事抒情,适逢端午,词人高歌《楚辞》来表达对屈原的凭吊和自己的爱国情怀;(2分)借景(物)抒情,“榴花不似舞裙红”表达如今的失意与痛苦,“满帘风”显出词人情绪的激荡和无人理解的痛...
匆匆:(形)急急忙忙的样子:~告辞|行色~。[近]匆忙。[反]徐徐。 高咏:朗声吟咏。好诗篇;佳作。 节序:节令﹐节气;节令的顺序。 小提示:"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天涯匆匆高咏节序 全诗 原文译文拼音版 ...
这首《临江仙》所反映的是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在端午节凭吊屈原,旧怀伤时,借此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词一开头,一语惊人。“高咏楚词”,透露了在节日中的感伤必绪和壮阔,胸襟,屈原的高洁品格给词人以激励,他高昂地吟诵楚辞,深感流落天涯之苦,节序匆匆,自己却报国无志。陈与义在两湖间流离之际,面对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