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明史》·高名衡传 高名衡,字仲平,沂州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初任如皋知县,因为有才干调到兴化,后来又被召进朝廷做御史。十二年他到河南按察,第二年期满后又留下来当了一年按察御史。 十四年(1641)正月,李自成打下洛阳,然后乘胜包围了开封。巡抚李仙风当时在黄河北面,名衡就召集众人守城。周王朱恭枵拿...
高名衡 字仲平,沂州人。崇祯四年进士。除如皋知县,以才调兴化,征授御史。十二年出按河南。明年期满,留再巡一年。十四年正月,李自成陷洛阳,乘胜遂围开封。巡抚李仙风时在河北,名衡集众守。周王恭枵发库金百万两,募死士杀贼,烝米屑麦,执爨以饷军,凡七昼夜。仙风驰还开封,副将陈永福背城而战,斩首二千。游击高...
从临沂市沂南县城区出发,向东南行驶二十多里路,快到沂河边上时,就会经过一个叫做“大庄”的村庄,这里的乡镇也叫做“大庄镇”。而根据史料和族谱记载,刚才提到的这位历史名人高名衡,就是大庄人。《明史·高名衡传》载:“高名衡,字仲平,沂州人。”而《沂南县志》的记载更为精确,称:“高名衡(1583-1642)字平仲...
历史知识 > 高名衡 明末沂州(今山东临沂)人,字仲平,号鹭矶。崇祯进士。崇祯十二年(1639),巡按河南。十四年,守开封,抵御李自成。不久代李仙风为巡抚。次年,李自成三攻开封,坐困半年,他从推官黄澍、巡按御史严云京之谋,凿开朱家寨口河堤,引水灌农民军,导致黄河决口,开封全城被淹。周王朱恭枵、抚按等官及富户脱逃...
高名衡,生年未知,于崇祯十五年(1642)不幸去世。他在明万历四十六年(1631)考中举人,随后在崇祯四年(1631)晋升为进士。起初,他担任江苏如皋县令,后转任兴化县令,其间致力于水利治理与灾民救济,政绩显著,因此被推举为云南道试监察御史。当时,明朝政治腐败,连年饥荒,清兵侵扰,农民起义频发,...
在城外被重重围困的情况下,杀出城去报信显然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情,因此很多人都不敢应征。就在这时侯,高名衡的儿子高镠站了出来。根据《沂州府志》、《沂水县志》等史料记载,当时高镠“慨然请行,乃以五十骑衔枚夜出。”高镠出城不久后,被李自成军发现,对方很快派出数倍人马迁来追赶。高镠且战且走,来到...
竹泉古村,一个因竹而韵味十足、因水而灵动的地方。据高氏族谱记载,竹泉村的始祖高名寔,是明末河南巡抚高名衡的堂兄弟。他迁居至此,村名改为“泉上庄”。高名衡也曾在此建茅舍、植红梅,远离尘嚣;还在竹林中仿效王羲之的曲水流觞,与亲朋好友宴饮。“梅缘”仿明清建筑群,就是在高名衡的茅舍旧址上新建的一组休闲居...
崇祯15年7月15日黎明时分,开封守官、河南巡抚高名衡组织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主动出击,或曰偷袭,他挑选了一万多步卒和五千骑兵,都是勇敢敏捷、技艺精湛的年轻战士,突然开城捣入李自成中军大营,烧杀焚掠,就连周王府的亲军也出城参加战斗。明军突击队与逐渐缓过神来的闯军激战至中午,趁乱抢夺了骡马300余匹(头)和一批粮...
高名衡是能够解套的人。 高名衡是河南巡按御史,虽然是区区七品官,但是代表皇帝,有钦差的身份,与普通地方官,不能以级别论处。崇祯尤其喜欢,从巡按御史直接提拔成巡抚。 因为巡抚看似是一省长官,但是他最重要的是都察院加衔。也就巡抚是中央派出官员,不是地方官序列。巡按与巡抚是一样的。 袁枢很清楚,高名衡决...
《明史纪事本末·李自成之乱》的说法是“巡抚高名衡、推官黄澍等城守且不支,恃引河水环濠以自固,更决堤灌贼,可溃也。” 《炎黄史》里记道:“即日守将陈德在西门一箭射盲李自成左目,大水由北门灌入后,开封三十万人,存活者两万七千万。”《祥符县志》卷三载:“时流贼围开封久,人相食。守臣谋引黄河灌贼。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