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三高架构:高并发、高性能、高可用 面向互联网的三高系统,最关注的软件质量属性是:性能、可用性、伸缩性、扩展性、安全性。 而构建此类系统,最常见的架构模式有:横向分层、纵向分割、分布式化、集群化、使用缓存、使用异步模式、使用冗余、自动化(发布、部署、监控)。 具体来说,可以在不同层次常用的技术有: #...
这其中高并发是指要支持很多并发用户,高性能是在高并发的前提下保证优秀的性能,高可用则是保证系统在某一节点出现问题时不会整体宕机且继续持续提供服务。由此可见三高的主要特性则是分布式和集群化,而我们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则是安全性。 上图是一些常见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高并发场景。左上电商秒杀是最常见的场景...
高并发(High Concurrency):高并发指的是系统能够同时处理大量的用户请求或操作。在高并发环境下,系统需要有效地管理资源,如线程和数据库连接,以便同时服务于大量用户或执行大量任务,而不会降低性能或导致服务中断。高可用(High Availability):高可用性指的是系统能够持续不断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即使面临部分故障或...
高性能是指程序处理速度非常快,所占内存少,cpu占用率低。高性能的指标经常和高并发的指标紧密相关,想要提高性能,那么就要提高系统发并发能力,两者互相捆绑在一起。应用性能优化的时候,对于计算密集型和IO密集型还是有很大差别,需要分开来考虑。还有可以增加服务器的数量,内存,IO等参数提升系统的并发能力和性能,但不要...
1)高并发 高并发(High Concurrency)是互联网分布式系统架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当多个进程或线程同时(或着说在同一段时间内)访问同一资源时会产生并发问题,因此需要通过专门的设计来保证系统能够同时(并发)正确处理多个请求。 2)高性能 简单地说,高性能(High Performance)就是指程序处理速度快、耗能少。与性能...
在架构设计中,高并发、高可用和高性能是三个相互支撑的概念,它们共同影响着系统的整体表现。以下是它们的具体含义和区别: 高并发 🚀 高并发主要关注系统的吞吐量,通常用QPS(每秒查询数)或TPS(每秒事务数)来衡量。TPS包括增删改查等所有操作,而QPS则主要针对查询操作。高并发的目标是确保系统能够处理大量的请求,保...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互联网三高(高并发、高性能、高可用)中的高可用,看完本文相信能解开你关于高可用设计的大部分困惑 前言 高可用(High availability,即 HA)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即在用户眼里,业务永远是正常(或者说基本正常)对外提供服务的。高可用主要是针对架构而言,那么要做好高可用,就要首先设计好...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介绍了互联网中高可用、高性能、高扩展的产生背景及概念,介绍了一种高性能web设计架构,同时以美团中分布式架构设计为例,介绍了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互联网公司是中如何解决三高问题的。 关键词:分布式架构设计、高并发、软件架构 一、什么是互联网三高 ...
【高并发、高性能、高可用】系统设计经验 软件开发通常会提到一个名词 “三高”,即高并发、高性能、高可用。 具体的指标定义,如:高并发方面要求QPS大于 10万;高性能方面要求请求延迟小于 100 ms;高可用方面要高于 99.99%。 接下来,我们重点来介绍这 三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