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清风|“既云父母,与儿女同甘苦,若痛痒不相闻,此何异于路人?!”这是明代官员高友玑在巡抚大同期间撰写的铭文,刻在大同县署大堂左壁上,告诫地方官员要清正廉明、爱民如子。这也正是高友玑自身的为官之道。高友玑(1461-1546),字肃政,号南屏道人,乐清十...
高友玑仕途一生始终坚持“泽民之要务,抚民之长策”的从政理念,他无论担任地方官,还是京官,首先想到的是百姓的利益重于一切。弘治十六年(1503),高友玑升任九江府太守,他昭示国法,制止当地驻军横暴,管束税吏苛征,奏免了本不该征收的农民用于生产的舟船税,还免除贫弱者的徭役,...
乐清明高友玑墓规模庞大、形制独特,主体建筑为三座四柱三楼式神位牌楼组合而成,并将祖孙四代七人的墓碑按昭穆之制分列其中,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时代风格。 景点附近 美食 景点 购物 益展坊·海鲜排档(智慧谷店) 4.8 分 90条点评 ¥173/人 海鲜 "优质食材打造海鲜盛宴,吃起来很满足" 直线距离13.4km 温粥人(春...
高友玑在任上裁减官供、请停黄河劳役、宽负盐禁,民困得苏。刘瑾伏诛后,高友玑三年三升,任江西左参政,转山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 元人檀芝瑞《送别图》上,高友玑的题跋:“萧萧鹤发老尚书,援笔题诗赠鲁儒。君念芝兰归故国,须知越海有亲庐。” 正德八年(1513),高友玑擢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赞理...
高友玑,明代弘治三年(1490)进士,因母亲去世守丧。丧期结束后,他被任命为南京刑部主事,后晋升为员外郎、郎中,以审理案件公正闻名。十六年,他被提拔为江西九江知府,其治理成绩在十三府中位列第一。正德二年(1507),高友玑升任广西参政,负责田州府事务。面对土司岑猛因家族争端被削职,朝廷派汉官...
🏺探秘高友玑墓:历史名人的传奇故事🏺 走进浙江省乐清市白象镇高岙村,你会发现一座静静矗立的高岙山西麓的古墓——高友玑墓。这位温州乐清出生的明朝正二品官员,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在文化教育上贡献良多。 📜高友玑,字肃政,是宋朝太尉高琼的后代。他曾在明朝官至南京工部尚书、南京刑部尚...
高友玑的后代已经从白象镇高东村走向了全国各地。高友玑(1461~1546),字肃政,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宋朝太尉高琼之后,明朝弘治三年(1490)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尚书、南京刑部尚书、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谥襄简。著有《南屏遗稿》。高友玑家族墓位于白象镇高东村,这里曾是高友玑后代居住的...
@诉说历史高友玑为何杀严嵩的原因 诉说历史 关于高友玑为何杀严嵩的说法是一个误解。根据历史资料,高友玑并没有杀害严嵩,两人虽然同处明朝,但并无直接的冲突或恩怨。 高友玑的背景: 高友玑是明朝的一位清廉正直的官员,进士出身,历任多个官职。 他以审理案件公正闻名,行为正直无私,深受百姓爱戴。 他一生为官...
🏞️ 位于乐清市北白象镇的高东村,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家族墓地,这里埋葬着明代官员高友玑及其家族成员。高友玑(1461-1546年),字肃政,号南屏,是明弘治三年(1490年)的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谥号为襄简。他的著作《南屏遗稿》至今传世。🪦 墓地由神道门、华表等仿木石构和石像生组成,分为三组:中间一组是高友玑...
高氏墓地三面环山,周围林木葱茏,山谷中有溪流环绕而过,实为山势怀抱,前景开阔的藏风得水之处。墓地的整体布局,以宗祠为中心,呈环绕之势,但以高友玑墓为主。 赠谥碑 高友玑墓共七穴,正中为高友玑祖父,左一位为高友玑父亲,右一位为高友玑本人;左二、左三位,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