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肉之叹 bì ròu zhī tàn】 繁体:髀肉之嘆 📖释义 髀,大腿。 刘备看见自己大腿的肉又长了起来,感慨光阴流逝,光复汉室何时才能成功? 指痛惜光阴虚度,悲叹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或思欲有所作为。 🏠出处 西晋·陈寿《三国志·先主传》 刘备云:“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
”刘备因为大腿上肥肉又长了出来而生髀肉之叹,后来人们据此发展出来两个成语,一个是“髀肉复生”,用以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另一个是“脾肉之叹”(这里的“脾”通“髀”),用以形容因虚度光阴引起的感叹。这里的“髀”即用它的本义,大腿。(髀肉复生)实际上,“脾肉之叹”的脾,...
髀肉之叹_髀肉之叹 【成语名字】髀肉之叹【汉语拼音】bì ròu zhi tàn【近义词】:髀肉复生、虚度光阴、无所事事【反义词】:马不停蹄、疲于奔命【成语出处】《三国志、先主传》中刘备云: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成语解释】指悲叹没...
髀肉之叹词语解释 【髀肉之叹】 自黄巾之乱到三国鼎立的混乱期,地方群雄拥兵自重,划地为王。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孙权占据江东地利雄霸一方;宗室之后的刘备,以复兴汉室为号召,在袁绍和曹操的势力缝隙游走,时因厌恶曹操,奔赴荆州同族兄弟刘表,驻守新野。 一日,刘表宴请刘备,席中刘备起而如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
另一个是“脾肉之叹”(这里的“脾”通“髀”),用以形容因虚度光阴引起的感叹。这里的“髀”即用它的本义,大腿。 (髀肉复生) 实际上,“脾肉之叹”的脾,用字不准确,准确的字,就是“髀”。 鲁迅《呐喊·故乡》:“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这是说“豆腐...
髀肉之叹当代/毛云清 不畏百年短只因情怀多谁言壮士心轻易能销磨 "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一一《三国志》 刘备自二十余岁起兵,颠沛流离转战全国各地二十余载,四十余岁仍...
”刘备因大腿上的肉重新长出而感慨万千,这一情节后来衍生出两个成语:“髀肉复生”和“脾肉之叹”。前者常用于形容长期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后者则用以表达因虚度光阴而引发的感慨。在这些成语中,“髀”都保持着其本义,即大腿。实际上,“脾肉之叹”中的“脾”字并不准确,正确的字应该是“髀...
匿名用户2024-01-16 13:26 注音一式 ㄅㄧˋㄖㄡˋㄓㄊㄢˋ 汉语拼音 bì ㄖㄡˋ zhī tàn 出处 《三国志.先主传》中刘备云: 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释义 指悲叹没有建立功绩的机会。 相似词 髀肉复生相关...
髀肉之叹(成语) 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bi,四声,泛指大腿)里生肉,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