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木镶嵌 骨木镶嵌,浙江省嵊州市传统美术项目。传承保护 2023年1月,骨木镶嵌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骨木镶嵌是流行于浙江省宁波地区的一种传统装饰艺术,采用象牙、黄杨木、红木、花梨木、牛骨、螺钿等为原料,在木坯上起槽后嵌花纹,再经打磨雕刻,髹漆而成。这种工艺多见于家具、屏风、文具和生活日常器物的用品之上,是宁式家具的工艺特色之一。2...
宁波骨木镶嵌工艺脱胎于木雕工艺。明末清初,在建筑装饰构件上实剔花板迅速发展,这直接影响到了骨嵌的形成。在清乾隆至道光年间,宁波骨木镶嵌工艺达到成熟,此时作品艺术成就最高,社会影响最大。01-2 骨木镶嵌的特色与文化底蕴 一方面,骨木镶嵌的图案构图吸收了民间“古体”绘画的风格,同时运用散点透视,于方寸...
宁波的骨木镶嵌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朱金木雕、泥金彩漆、金银彩绣并称为“四大瑰宝”。早在隋唐时期,这种工艺就被列为贡品,到了唐宋年间,宁波骨木镶嵌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工艺。它的特点是图案古朴、雕刻精致、手艺高超,被誉为“凡同汉画”。宁波...
骨木镶嵌雕刻技艺是广东中山艺人以牛骨、猛犸牙、玉石、彩贝、红木等为原材料,巧妙运用多种镶嵌、雕刻方法的一种传统制作技艺。2023年3月28日,曹步䦁花入选中山市第十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历史渊源 中山古称香山,水陆路四通八达,与广佛、港澳等地贸易来往频繁。优越的自然和地理环境汇聚了丰富...
宁波骨木镶嵌,这一源自江南浙东的传统木器制作技艺,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不仅是海洋文化和农耕文明的结晶,更是宁波人心灵深处的文化印记。🌿 骨木镶嵌,顾名思义,是在木器表面嵌入动物骨骼进行装饰。然而,“骨”的概念并不仅限于此,它还包括螺钿、象牙、牛骨、彩石、黄杨木、骨片、铜片...
宁波籍著名实业家吴锦堂先生曾使用过的晾床,现藏于日本神户;夏丐尊、朱自清先生用过的家具,现藏于上虞“春晖中学”,均是骨木镶嵌工艺制作而成。它们都成为骨木镶嵌盛极一时后的珍贵遗存。 二 古代的错金银、花丝镶嵌、百宝嵌等镶嵌工艺用到的一...
“我想将家乡三七市镇的遗址文化与骨木镶嵌有个完美的结合,用非遗去诠释史前文化。”李永权是浙江省宁波市三七市镇人,19岁拜师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甘金云,2017年返乡创业,33年来他学习和钻研骨木镶嵌非遗技术。如今,他的客户遍布全国多地。
骨木镶嵌的种类繁多,实用性极强,涵盖了传统家具、日常用品以及门窗建筑装饰等多个领域。其常用的设计题材丰富多样,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生活风俗等,以及和合二仙、梅兰竹菊等蕴含吉祥寓意的图案,这些都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使得作品内容既丰富多彩又深意盎然。在纹样布局上,骨木镶嵌技艺展现出其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