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由于手术技术的限制,肋骨骨折一般只能保守治疗,简单来说就是主要靠“躺”。部分病人的确靠“躺”恢复了健康,但还是有一部分患者非但没有靠“躺”等来骨折处的愈合,反而因为骨折对肺、呼吸、胸腔的影响,带来更大的健康危害,病情严重的病人就此一病不起。随着胸外科微创手术治疗技术的成熟,手术成为肋骨骨折...
为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规范诊疗,优化骨质疏松性骨折二级预防策略,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及风险人群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中国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牵头,通过改良Delphi法制定了本共识。 一、共识制定方法学 共识制定小组首先在PubMed、Wiley Online Libra...
下肢骨折涉及部位广泛,损伤严重程度及患者全身状况不尽相同,因此术后负重计划的制定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及局部情况,在安全的前提下逐步进行,以期在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施加最佳的轴向应力,促进骨质重建,直到患肢能够承受全部体重,满足正常生活需要。起始负重时机、起始负...
通过专家共识的方式,确保骨折手术护理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的统一性。 2.骨折手术护理的准备工作 - 2.1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相关病史、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确保手术安全性。 - 2.2术前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手术过程、注意事项和术后护理要求,增强合作意识和信心。 - 2.3术前护理:完成...
讨论并制订《骨质疏松性骨折中西医协同诊疗专家共识》,从预防、诊断 和治疗三方面阐述中西医协同理念并提供推荐意见,期望改善骨质疏松性 骨折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结构破坏和强度减弱为特征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导致 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升高[1]。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骨质疏松症及 骨质疏松性骨折发...
骨折是常见的创伤性损伤,正确诊断和适当治疗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诊断 骨折的诊断应基于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射线、C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 分类与骨折程度 根据骨折特征和严重程度,骨折可以分为稳定骨折、不稳定骨折和开放性骨折。稳定骨折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而不稳定骨折和...
2024 创伤性肋骨、胸骨骨折外科诊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摘要 创伤是人类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胸部创伤占创伤约 25%,肋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胸壁损伤(>50%)[1]。近十年,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得益于手术材料和器械的日益进步,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surgical stabilization of rib fracture,SSRF)在各阶层医院广泛开展...
国内外专家共识着重于整体治疗决策和方案的指导,国外相关临床实践指南缺少近几年肋骨骨折手 术治疗进展.为此,由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组织全国多学科专家 共同参与,遵循循证医学原则,本着科学性与实用性,制订了《创伤性肋骨骨折手术治疗中国专家共 识》(2021 版),对创伤性肋骨骨折的术...
为了规范下肢骨折术后负重的治疗和管理,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制定中国下肢骨折术后负重专家共识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下肢骨折术后负重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但仍存在争议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下肢骨折术后负重的重要性010203促进骨折愈合恢复关节功能预防并发症适当...
•引言•下肢骨折术后负重概述•专家共识核心内容解读•临床实践与案例分析•专家共识的意义和影响•未来展望与建议 01 引言 Chapter 目的和背景 提高下肢骨折术后负重治疗水平 01 通过解读专家共识,推广规范化的术后负重治疗方案,提高下 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应对下肢骨折术后负重的挑战 02 针对当前下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