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此,马里兰大学胡良兵教授(现任教耶鲁大学)、马里兰大学李腾教授等人提出了一种“多孔”电池设计,它既透气又可变形,同时保持高能量密度和易于制造。在有限元法(FEM)的指导下,该设计在标准软包电池框架内整合了一组孔阵列,显着提高了电池的透气...
2024年8月5日,相关工作以”Kilogram-scale production of strong and smart cellulosic fibers featuring unidirectional fibril alignment“为题发表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胡良兵教授、马里兰大学机械工程系李腾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具有密...
因此,水母水凝胶的稳定交联结构和天然离子通道使其成为离子导体的理想选择。 近期,马里兰大学的胡良兵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机械性能优异、水环境中极其稳定的离子电缆。如图1、2所示,该电缆直接来自于水母生物凝胶的保护伞,通过湿法拉伸和湿捻致密化工艺,得到的水母电缆具有出色的机械强度,其中,干态时的拉伸应力可达149 MP...
2023年4月19日,马里兰大学胡良兵教授与普林斯顿大学琚诒光教授在《自然》(Nature)发表题为Depolymerization of plastics by means of electrified spatiotemporal heating的论文,提出一种通电时空加热(STH)方法实现塑料解聚,即利用空间和时间上的加热效应,从商品塑料(聚丙烯(PP)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生成单体,可...
近日,美国马里兰大学胡良兵教授(通讯作者)等人设计了一种基于高温脉冲的简单而有效的再分散过程,使之能够直接将大的聚集粒子转化为纳米材料。具体而言,使用一种碳纳米纤维用作加热器,快速升高其处理温度(~1500~2000 K),并保持较短的时间(100 ms),然后以105 K/s的冷却速率快速淬火回到室温以抑制颗粒烧结。研究表明...
近日,马里兰大学胡良兵教授/李腾教授在Nano Letters上发表了利用离子交联工艺实现轻质、高压缩强度和优异水稳定性的纤维素-石墨泡沫材料的常压制备研究。基于金属阳离子和带负电的纤维素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纤维素凝胶在常压干燥时可抵抗增加的毛细作用力以阻止多孔结构坍塌,从而实现纤维素泡沫材料的常压干燥。相比于冷冻干...
研究团队:马里兰大学的胡良兵教授课题组 研究内容:团队通过模仿树木管道中发生的多相(水、养分、离子等)传输,开发了一种具有非竞争三通道结构的柔性超厚木头基电极,其作为锂-氧电池正极展现了良好的柔性、超高的面积比容量、较小的过电势和长循环寿命。 文献信息:Nat
近日,马里兰大学胡良兵教授团队(通讯作者),对天然木材进行简单的化学处理,使得离子迁移受到限制,并依靠纤维素分子链阵列,制备出了热梯度下具有高选择性扩散能力的纤维素膜。将电解质渗透到该纤维素膜并施加轴向温度梯度,该离子导体热梯度比(类似于热电学的塞贝克系数)达24mVK-1,超过之前报道最高值的两倍。该材料高热...
近日,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胡良兵教授(点击查看介绍)和李腾教授(点击查看介绍)(共同通讯作者)团队在Nature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把原生木材直接处理成为一种超强超韧的高性能结构材料。这一过程分为两步,首先通过化学处理(氢氧化钠和亚硫酸钠)部分脱除木材中的木素和半纤维素,随后通过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