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马里亚纳群岛战役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马里亚纳海战也被称为菲律宾海海战(Battle of the Philippine Sea),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日本帝国海军与美国海军之间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一次海战。是历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舰决战。由于战斗中日军飞机被美军战斗机轻易击落,被美国人戏称为「...
6月19日和20日,美军第58特混舰队和小泽治三郎指挥的联合面对第1机动部队进行了一场大海战,战役对于美军一方来说异常顺利,在付出130架飞机的代价下,击沉日寇航母3艘(含2艘重型航母)、油轮2艘,击伤航母4艘和其他水上舰艇,彻底打消了日寇增援马里亚纳群岛的企图。 相比于海上的胜利,塞班岛上的战斗则颇为胶着。
6月11日,美第58航空母舰特混编队到达关岛以东200海里处,出动舰载机对马里亚纳群岛的南部诸岛实施猛烈的空袭,6月14日,该编队又派出2个战斗机群空袭了硫黄岛和父岛的机场,以切断马里亚纳群岛与日本本土的空中联系,使其处于完全孤立的状态。与此同时,美海军的若干艘潜艇在马里亚纳群岛的附近海区展开,以侦察和监...
为确保夺取马里亚纳群岛战役胜利,美军的计划准备工作耗费了长达3个月的时间,决定动用中太平洋的几乎全部海空力量及地面部队。在代号“奇袭”计划中,登陆部队将分为南北两路,北路进攻部队由美第2和第4海军陆战师组成,定于6月15日在塞班岛登陆,待牢牢控制该岛之后,再夺取附近的提尼安岛;南路进攻部队以美第3海军陆战...
1944年6月,美军太平洋舰队在斯普鲁恩斯的率领下,朝着日军所占领的马里亚纳军事基地前进。马里亚纳群岛距离日本本土只有2000多公里。倘若美军能攻下这里,日本本土就将处在美军的轰炸范围内。因此,对于这块战略要地,美日双方都是志在必得。 首轮交锋中,由于日军派出的飞机大多由经验不足的新手飞行员驾驶,战斗经验不足,...
6月19日和20日,美军第58特混舰队和小泽治三郎指挥的联合面对第1机动部队进行了一场大海战,战役对于美军一方来说异常顺利,在付出130架飞机的代价下,击沉日寇航母3艘(含2艘重型航母)、油轮2艘,击伤航母4艘和其他水上舰艇,彻底打消了日寇增援马里亚纳群岛的企图。
首先,盟军诺曼底登陆战役即将展开,大量的物资装备优先得到考虑,短时间内太平洋不可能获得足够的登陆艇和两栖履带车。这意味着,原先同时登陆三个岛屿的方案已不切合实际,只得放弃并实施逐岛进攻的战术,才能实现战役目的。其次,处于马里亚纳群岛中部的塞班岛,从实力讲是日军防守最强的岛屿,不但其司令部设在这里,...
7月24日,美军北部突击编队在提尼安岛北部海滩登陆,当日占领滩头阵地。经过激战,粉碎日军反击,26日将日军压迫到南部高地和悬崖,8月2日占领全岛。 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中,美军伤亡2.2万人,日军伤亡约6.5万人。日本海军受到致命打击,其“绝对防御圈”被突破,导致东条内阁垮台。 中国网...
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主要分为夺岛之战、海战与岛内战斗。马里亚纳群岛的特殊地形与规模,与此前美军夺取的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形成鲜明对比。群岛中岛屿面积广阔,地势崎岖,包含陡峭山峰、大峡谷、高地与甘蔗地,岛屿低地则覆盖茂密植被。三大主要目标岛屿是塞班岛、关岛和提尼安岛,总面积近300平方英里...
战役目标达成,马里亚纳群岛和帕劳群岛被美国控制,为后续的空袭和战略轰炸提供了基地。帝国海军的战斗力显著下降,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实力削弱。随后的菲律宾海战役产生了一系列战略成果,帝国海军不再具备进攻能力。B-29轰炸机开始从马里亚纳群岛基地对日本进行轰炸。同时,英国东方舰队的航母在苏门答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