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蔺子 [ mǎ lìn zǐ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mǎ lìn zǐ ] 为鸢尾科植物马蔺的种子。8-9月果熟时采收,将果实割下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生于荒地、山坡草地或灌丛中。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大家还在搜 中药马蔺子还叫什么 马莲...
马蔺子甲素腹腔注射或灌服,对小鼠官颈癌、淋巴肉瘤、腹水型肝癌等有显著抗癌作用;马蔺子甲素和马蔺子乙素有显著的放射增敏作用,抗癌作用与放射增敏作用均无骨髓抑制副作用;马蔺子甲素与阿霉素和三尖杉酯碱合用可阻断白血病瘤株耐药性;马蔺子甲素腹腔给药或灌服给药,对正常小鼠或荷瘤小鼠迟发超敏反应均...
将马蔺子60克捣碎,加水2碗熬成1碗,加入黄酒0.5斤或1斤,稍煮,连渣带汤分成6份。经来时每日2次,连服3天。或将压碎的马蔺子加工制成胶囊剂,50克生药相当于18粒胶囊,每天2次,每次3粒,从月经第1天起服用,连服3天。汤剂试用于200例育龄妇女,1个月内怀孕者6例;另观察25例,3个月怀孕者4例,6个月怀孕者7...
马蔺子的效果 功效 为鸢尾科植物马蔺的种子。用于黄疸,泻痢,吐血,衄血,血崩,白带,喉痹,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外用:捣敷。 注意禁忌 ①《别录》:多服令人溏泄。 ②《得配本草》:燥热者禁用。马蔺子的药方 ①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马蔺子三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
药材名称:马蔺子 别名:蠡实 采收加工:8-9月果熟时采收,将果实割下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药用部位:种子 产地: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西藏等 科:鸢尾科 原植物:马蔺 植物情况:多年生草本 高40-60cm。根茎木质化,...
导读一般情况下,马蔺子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杀虫、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与作用。马蔺子能够清除体内的湿热,对湿热引起的黄疸、淋浊、小便不利等症状有明显的疗效。其可以促进尿液排出,有助于改善体内湿气的滞留状况。... 一般情况下,马蔺子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杀虫、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与作...
马蔺子的常见别名包括马莲、旱蒲、蠡实等。这些名称因地域和使用场景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均指鸢尾科植物马蔺(Iris lactea var. chinensis)的成熟种子。 一、别名来源与使用场景 马莲:北方地区常用此名,因植株形态与“莲”类植物叶片形态差异较大,推测为方言或民间习惯称呼。 1. 旱蒲:强调其耐旱特性,多用于描述生长...
药理作用: 1.抗癌作用:经腹膜给予马蔺子甲素,对于宫颈癌U(14),淋巴肉瘤,肝癌(实体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肝癌(腹水型)及艾氏腹水癌有延长生命作用,马蔺子甲素可以使在亚致死量照射下的小鼠的30天存活率提高,股骨有核细胞数也有所提高。与放疗合用时能增加放疗对小鼠宫颈癌U(14)的疗效。在临床上以甲素与放...
详细信息马蔺子 Malinzi SEMEN IRIDIS 本品为鸢尾科植物白花马蔺(原变种)Iris lactea var. lactea Pallas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果实,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果壳及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多面体或扁卵形,长4~5mm,宽3~4mm。表面红棕色至棕褐色,多数边缘隆起,基部有浅色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切断面...
马蔺子,这个名字可能不太常见,但它其实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中药材。在《神农本草经》中,它被称为蠡实,又名剧草、三坚、豕首。这种药材主要生长在我国陕西和河南一带的山野之中,是一种宿根草,其果实可以入药。🌿 性味与功效 马蔺子的味道甘甜,性质平和,没有毒性。它主要用于治疗皮肤寒热、疮疖、产后血晕、寒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