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是法国为发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而制造的借口。1853年(清咸丰三年)法国天主教神甫 马赖非法潜入我国广西 西林县,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马神甫事件:火烧圆明园的导火索,死后与寡妇一起封为圣人 (马赖) 传教士是中西方交流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主体。他们自明清之际就大量涌入中国,开始...
综上所述,马神甫事件是法国传教士马赖非法潜入中国广西西林县进行侵略活动所引发的一系列事件,它最终成为了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之一,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人发动战争的借口是亚罗号事件。法国人发动战争的借口是马神甫事件。1856年10月,一艘走私船被广东水师抓获。在走私船上有2名中国海盗,和10名中国水手。被广东水师抓获的走私船叫“亚罗”号,亚罗号事件正是由走私船的船名而来。亚罗号实际上是一艘中国商船,但是为了方便走私,于是这艘船被注册在中国香港。...
[名词解释] 马神甫事件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即“西林教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之一。1853年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我国广西省西林县传教,吸收地痞流氓入教,勾结当地土豪劣绅,无恶不作,激起民愤。1856年2月,西林知县张鸣凤逮捕马赖等26人,并依法处死马赖。法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同英国一起发动了...
马神甫事件:火烧圆明园的导火索,死后与寡妇一起封为圣人 (马赖) 传教士是中西方交流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主体。他们自明清之际就大量涌入中国,开始传教。一开始,传教士和明清统治者之间倒也还算融洽,并没有激烈矛盾。 1704年,罗马教廷发布禁令,禁止中国教徒祭祖、祭孔、祭天。这一禁令与中国传统相违背,遭到了康熙帝的...
马神甫事件,也被称为西林教案,是1856年在广西发生的一起涉及法国传教士的案件。鸦片战争后,尽管清政府允许天主教的存在,但仍然禁止外国传教士进入内地活动。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从广州潜入广西西林县,这一行为激起了当地民众的不满。1856年2月,知县张鸣凤将马赖及其不法教徒逮捕归案,并判处马赖及两名教...
在马神甫事件中,衡南县政府计划在传统节日上进行祭祀仪式,以满足民众对宗教信仰的需求和民间信仰的传承。 这一事件引发了一系列冲突和暴力,其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名词解释: 1.政府与民间信仰:衡南县政府的决定引发了一些宗教团体和民众的不满和抵制,他们认为政府干涉了宗教信仰的自由,损害了民间信仰的传统和价值。 2...
马神甫事件 “马神父事件”成为法国侵略中国的借口,同时直接导致了几个结果: 首先,是法国拿到了中国的传教权。 当时的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和天主教教廷已经结盟。 拿破仑三世在国内提拔教徒当高官,把天主教预算提高到教育预算的两倍多,在国外则支持传教。
📜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是1856年广西地方政府与法国传教士之间的冲突事件。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虽然允许天主教的存在,但仍禁止外国传教士进入内地活动。👥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从广州潜入广西西林县,这一行为激起了当地民众的愤怒。1856年2月,知县张鸣凤将马赖和不法教徒逮捕归案,并判处马赖及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