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戴笠将马汉三调到身边,担任军统局华北实验区区长,任务是重建被日伪破坏殆尽的军统华北局;日本投降后,马汉三任军统北平办事处处长,负责接收日伪财产。将如此肥差交给马汉三,可见戴笠对其的信任程度,因此,在戴笠死前的半年中,马汉三一直都在大肆地敛财,其中包括很多国宝级的文物,除了一部分上交或送给...
马汉三出生于1906年的河北宛平庞各庄的一个地主家庭,因为出生富贵的关系,所以马汉三从小就是过得就是锦衣玉食的生活,而且他不仅不必为生计发愁,还能受到十分良好的教育。不过不同于一般的纨绔子弟,马汉三对自己的还是有着十分长远的考虑,在当时中国的时局十分的动荡,马汉三便敏锐地觉察到,只有枪杆子够硬,...
关于戴笠之死,有一个说法流传很广——马汉三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察觉到戴笠已了解实情,他知道戴笠心狠手辣,绝不会放过自己,便决定先下手为强。3月16日,戴笠从北平飞往青岛会见美海军第七舰队柯克上将,但柯克已去上海,戴笠便于3月17日飞离青岛。马汉三安排心腹潜入青岛,偷偷在飞机上安置了定时炸弹,结果戴笠...
戴笠生前,马汉三曾极力讨好过毛人凤,但戴一死,军统局过渡到郑介民之手,马便对郑行贿,使郑成为他新的后台,而把毛晾到了一边。但毛不甘心抗战后的敌伪财产被马、郑二人瓜分,便暗中派王蒲臣收集马的种种劣迹,伺机而动。1947年12月,郑被毛赶走,毛升为保密局长,惩办马汉三也就提上了历史日程。1948年...
这个任务的难度可谓是九死一生,但是马汉三站了出来做出了计划并且安排了人员前去执行任务。这个任务只能说成功了一半,造成了一死一伤的局面,日本人大为震怒,因为这件事搭进去了好多条人命。作为计划者的马汉三逃之夭夭,此后更是屡次立下功劳,被安排到了处长的位置。此时的他可谓是风头无两,有了这个身份,在...
马汉三在非嫡系人员中晋升速度最快。彼时,戴笠缺乏北方背景和势力,其亲信手下多为南方人。马汉三因在冯玉祥西北军时积累了丰富人脉,备受戴笠赏识,这成为他受到重视的关键因素。马汉三因学识广博被戴笠誉为“活字典”,冯玉祥身为武将,格外赏识有才学之人,而马汉三不仅具备文化功底,还是学兵队的一员。冯玉祥...
北平解放前夕,马汉三可谓风光一时。但人爬得越高越容易忘乎所以,他就是典型的例子。自以为聪明的马汉三,最终却死在了自己效忠的国民党手里。【戴笠得力干将,却得罪毛人凤、蒋介石】马汉三1906年出生在河北宛平庞各庄,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是叔叔把他抚养成人。成年后,他考进了黄村农业专科学校学习养蚕技术,...
关于戴笠之死存在三种主要推测:第一种观点认为系自杀,该说法源自戴笠情妇陈华的自述;第二种推测指向谋杀,据称由军统北平站负责人马汉三授意其亲信刘玉珠在飞机内安置爆炸装置所致;第三种解释则涉及政治暗杀,指出戴笠因策划针对宋庆龄的刺杀行动而触怒宋氏家族,最终招致宋美龄的致命报复。关于戴笠遇难的真实原因,...
马汉三(1906年-1948年9月27日)[原名马士杰,又名马寒山,今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北李渠村人,国民党军统华北地方组织领导人。1948年9月27日,马汉三被国民党秘密处决。... 关注话题 管理 分享 详细内容 简介 马汉三(1906年-1948年9月27日)[1]原名马士杰,又名马寒山,今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北李渠...
马汉三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年幼丧父后寄居在叔父家中。叔父本想让他成为一名农业专家,他也确实考入了农科学校。但命运弄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选择了另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当时冯玉祥正在招兵买马,年轻的马汉三带着满腔热血投入军营。他的文化程度让他很快在军中崭露头角。但这样的生活并不能满足他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