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医院科研能力持续提升,助力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创建工作加速推进,11月15日下午,我院特邀请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马欣然研究员(2023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徐凌燕研究员(2023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来院进行学术交流...
2023年8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徐凌燕与马欣然研究员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胡承教授团队在Aging Cell上发表了题为AAV-Mediated nuclear localized PGC1α4 delivery in muscle ameliorates sarcopenia and aging-associ...
1、马老师和徐老师都是非常厉害的青年学者,从他们回国建立实验室这几年间,实验室规模越来越大,他们...
发现你这个人就一个喷子哈,看了一下你的帖子,基本都在喷,没有最好的专业,也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
马欣然/徐凌燕课题组长期关注的热休克因子HSF1与脂肪代谢的密切关系。鉴于HSF1在热激下被激活的特性,他们将目光转向了热疗法。 基于前期研究成果,团队聚焦米色脂肪,联合张强研究员,采用米色脂肪注射基于聚多巴胺纳米颗粒构筑的光热水凝胶,通过红外光照射,实现米色脂肪在温和温度下(41±0.5℃)高效的局部热疗。
“如果想利用米色脂肪对抗肥胖,迫切需要找到安全有效的靶标或策略,用新的方式激活米色脂肪。”徐凌燕补充说,“我们课题组长期关注热休克因子HSF1与脂肪代谢的关系,对HSF1在热条件下被激活的特性非常熟悉,所以自然将目光转向了热疗法。” 基于前期的研究成果,团队聚焦米色脂肪,采用注射基于聚多巴胺纳米颗粒构筑的光热水凝...
这项新研究来自中国的科学家团队——他们是华东师范大学的马欣然、徐凌燕团队,是经过了5年的实验和合作研究,在肥胖与代谢性疾病领域获得的一项重要突破。 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细胞》(Cell )杂志刊发并被选为封面文章。 封面论文设计图 不仅可以用于减肥,这项研究更重要的是对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马欣然/徐凌燕团队前期发现HSF1在棕色和米色脂肪、以及骨骼肌中可直接激活线粒体合成基因Pgc1α及其下游代谢基因转录;PGC1α可以与HSF1相互结合,共同促进热休克蛋白的转录。利用中药单体雷公藤红素激活HSF1可促进小鼠能量消耗增加,增强代谢组织...
老师好不好不知道,专业天坑是实锤了,毕业找不到工作,考编制只能卷四不限,出国博后老美砍经费砍位子...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马欣然和徐凌燕等人与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王计秋等人共同在《Life Medicine》期刊上以“Letter”的方式发表了一篇名为“ 发布于 2023-08-30 21:11・IP 属地安徽 赞同 分享 收藏 写下你的评论... 登录知乎,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