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马祖元宵节俗福建省福州市的马尾区与彼岸的马祖列岛,两岸人民自古以来便有春节期间互相送花灯、闹花灯的民间风俗。每年正月,渔民们都自发地扎糊“海神”头像灯,于元宵节前后,举火把通宵陪游,以此纪念“海神”。此风世代相袭,闹“海神”灯逐步成为马尾与马祖...
在马尾与马祖的元宵节期间,我还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相互交融、相互辉映。这种包容性和多样性,不仅让马尾与马祖的元宵节俗更加丰富多彩,也让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广阔和深邃。 马尾与马祖的元宵节俗,不仅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更...
“马尾·马祖元宵节俗”获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地方特殊性和涉台文化的重要性是分不开的。 长久以来,马尾、马祖两地地缘相近、文化同根、风俗相同。马祖自古隶属福州府连江县。距离福州市仅16海里。 两地民众都以福州方言为母语。两地的元宵节俗...
一、马尾·马祖元宵节民俗活动:每年元宵,上千盏花灯在马尾与马祖流光溢彩,传承着两岸人民无法割舍的感情。孰不知早在千百年前,一个流传在闽江口善良“海神”的神话故事,触发了“两马”人民交流闹花灯的习俗,并世代相袭。如今,“马尾·马祖元宵节俗”更是成为迄今为止全国涉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唯一...
马尾马祖元宵节俗 共创首个涉及两岸的国家级非遗 每年元宵节,马尾和马祖的乡亲互送花灯共度佳节,已成为榕马民众多年来的习俗。从2003年起,马尾与马祖已合作成功举办了十六届“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2008年6月,“马尾·马祖元宵节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首个涉及两岸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在元宵当天,马祖岛乡亲就渡海到马尾参加灯会。这是自唐宋以来,两地民众就有的庆元宵的习俗。 泉州闹元宵习俗流传于福建泉州各县,流布至漳州, 厦门, 台湾等地。泉州方言 “灯“, ”丁“ 同音,” 出灯 “ 同于 ”出丁 “,寓意人丁兴旺。元宵节家家户户挂花灯,男女老少成群结队上街赏灯,小孩走街串巷嘻戏...
2012年2月,中国农历十五元宵节,第七届“两马同春闹元宵”大型灯会在福州马尾区举行。本届闹元宵活动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尾·马祖元宵节俗”为主题,在马尾、马祖两地同时举行灯会的文化意义在于: A.有利于推动海峡两岸文化的发展和文化繁荣 B.有利于消除海峡两岸的文化差异 C.有利于海峡两岸文化的融合,...
元宵节(马尾-马祖元宵节俗),流行于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元宵节(马尾-马祖元宵节俗)历史悠久,福建省福州市的马尾区与彼岸的马祖列岛,两岸人民自古以来便有春节期间互相送花灯、闹花灯的民间风俗。2003年以来,随着两岸人民来往的更加频繁,两岸民间文化交流不断加深,两岸闹...
作为一枚热爱探索各地文化风俗的旅游博主,我一直对传统节日和习俗怀有浓厚的兴趣。这次,我踏上了一段特别的旅程,前往马尾与马祖,亲身体验了一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元宵节盛宴——马尾·马祖元宵节俗。 一踏入马尾,我便被浓厚的节日氛围所包围。马尾与马祖,一衣带水,共同承载着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