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罗是社会活动家、介入政治的小说家和哲学家,也许更是个唯美主义者。他的早期作品均以远东为创作背景,描绘了东方民族面对痛苦和死亡所表现出的从革命求尊严的强烈愿望以及对自由和友谊的热切追求。30年代后,他的目光转向了欧洲的左派运动。 1923年,他去远东游历。这一时期,他和当时越南、中国、苏联的革命者有...
安德烈·马尔罗:人生只可靠自己 小说家、评论家、法国前文化部部长,即使在以个性著称的法国文坛,马尔罗的鲜明倾向性也依然令人印象深刻。他深入政治领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对中国的革命进程兴致盎然,以之为灵感创作《人的境遇》并一举获得龚古尔文学奖……今年1月,是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马尔罗诞辰120周年,值此之...
今年是这位法国文学史上的传奇人物诞辰120周年,马尔罗多姿多彩的一生,留下了许多引人入胜的话题。传记作家安德烈·莫洛亚精辟地概括道:马尔罗的生平就是他的代表作。或许还可以换个说法,除了把自己的一生作为主题,马尔罗别无选择。 01 此话不假。很多年后回望青年时代,马尔罗曾说:人生好比一个市场,在那里可以买...
马尔罗曾说过:“人生就像一段旅程,我们必须以智慧和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挑战。”这句话提醒我们,人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起伏和挑战。只有通过智慧和勇气,我们才能够战胜困难,迈向更高的境界。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需要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从挫折中寻找机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段落二:爱情的真谛 马尔罗的...
战后的法国需要重建,而马尔罗则与当时的军事巨擘戴高乐将军紧紧并肩,为法国的繁荣尽心尽力。他曾任新闻部长,也代表了人民联盟。在1958年,他被任命为法国总统府国务部长,兼任文化部长,贡献良多。当年,他与中华领袖毛泽东的对话亦备受瞩目。他谈及他对中国革命的了解,对毛泽东的敬重,以及他自己的战斗经历。毛泽东...
在《西方的诱惑》(1926)一书的开篇,安德烈·马尔罗便给出了要读懂这本短小而又厚重的小说所需的线索:这是一首作者的幻想曲,甚至想到了马达的轰鸣。为了强调这一双重形象,马尔罗小说中的主角“A.D.”前往东方所乘坐的船只被命名为“香波尔”号;由此,象征西方力量的轰鸣的马达声之中,加入了对法国王室辉煌的殷殷召...
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自己,才能找到内心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来自外部的赞美和认可,而是来自内心的坚定和自信。 安德烈·马尔罗的语录提醒我们,内心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当我们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发现真正的力量。让我们停下来,静下心来,去探索内心的力量,让它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和支撑。
革命小说家——安德烈·马尔罗 安德烈·马尔罗,小说家、评论家。1921年,22岁的马尔罗首次发表一部诗体小说《纸月亮》,这部小说意境朦胧,深受超现实主义的影响。1926年出版一部哲理性小说《西方的诱惑》,书中粗略地叙述一种历史哲学概念,后来他在其他著作中又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发挥。1928年和1930年,他分别发表了两部...
1923年,年轻的安德烈·马尔罗与他的第一任妻子开始了远东之旅,此行中他与当时活跃在越南、中国和苏联的革命者有过频繁的交流。广州起义失败后,马尔罗于1927年返回法国,参与了由高尼利昂·莫利尼策划的对沙特阿拉伯的袭击,他们成功窃取了帕米尔地区的哥特式佛教艺术品,并在《新法兰西杂志》社进行了...
小说《人的境遇》是马尔罗以西方的视角看待中国革命的一步力作。以工人运动为背景,用反抗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的命运来代表人类普遍永恒的境遇(la condition humaine)。... 1回复 · 11 有用 King 2016-02-18 16:38:27 人的境遇 看作品的感觉如同看电影,一切如电光火石,一幕幕场面,一个个画面,一个个人物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