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马和之的《诗经图》被归类为人物故事画,但是,马和之注重以文人意趣来统摄画面,很多作品以山水、花鸟为主体,并不着力于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刻画,笔墨简淡飘逸,意境空灵高远,不但突破了南宋画院的写实画风,还具有了文人画的抽象写意特征,因此后世多以“高妙”“逸格”来评价,并推崇备至。而这都得益于...
博物馆馆长小夭 嘿,朋友!为您呈上资源~ 点击[宋 马和之 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图]即可轻松获取! 你对这类资源平时关注多不多,还有其他想要的资源吗?
此后,以《诗经》为题材的绘画越来越多,如西晋时期卫协的《毛诗北风图》和《毛诗黍离图》,随后有陆探微的《毛诗新台图》、戴逵的《临深履薄图》、刘斌的《诗黍离图》等等。 而在《诗经》图史上最著名的事件便是南宋马和之取整本《诗经》绘作的《诗经图册》,这也...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河北特展|马和之《诗经豳风图》:古朴自然 务去华藻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 《诗经豳风图》是南宋马和之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豳风图》根据《诗经·豳风》而作,共分七段,每段画前书《豳风》原文,图中人物形象生动,笔法流畅潇洒,设色清丽古雅。
《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图》卷,南宋,传为马和之作,绢本,设色,纵26.2厘米,横857.6厘米。13:44 此卷取《诗经·小雅》中《节南山》等十篇之大意描绘成图,每段前书《诗经》原文,依次为《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小宛》《巧言》《何人斯》《巷伯》。书画均无款印,旧传宋高宗赵构...
元代汤垕《画鉴》云:“马和之作人物甚佳,行笔飘逸,时人目为小吴生(吴生指唐代吴道子)。”但马和之笔下的线条较为疏松,偶有镇密,这与吴道子的严谨还是有别的,给人以清俊闲雅之感。今存世之马和之《诗经图》(包括传马和之所作)约计十六种,二十二卷,分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
▲南宋 马和之《小雅·鹿鸣之什图》卷 第一卷鹿鸣 马和之的绘画,涉及道释人物、花鸟、山水各科,又曾为历代文学作品谱图,尤其是为《诗经》谱图。根据现存画迹和历来著录,马和之的作品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诗经图》。马和之画《诗经图》是有历史背景的。当时,高宗赵构对于经学极其称道,对于《诗经》尤为留意,说:...
《诗经》大约可画二十卷,总计约三百幅左右的画面,大约留存至今的真迹也就十卷左右,《陈风图》卷就是其中难得的一卷。马和之这般热衷于为《诗经》配图,与高宗和孝宗两朝皇帝对《诗经》的重视密切相关。两朝皇帝力求要在南宋初期重新恢复社会秩序,特别是要营造健康活泼、正气上升的社会局面,建立一个与徽宗不同...
南宋 马和之《诗经豳风图》卷 艺术家: 马和之(中国,约 1130 年 - 约 1170 年)及其助手 艺术家: 高宗书法(中国,1107-1187,r. 1127-1162) 时期: 南宋(1127年–1279年) 日期: 12世纪中叶 文化: 中国 材质: 手卷;绢本水墨、设色、金银 尺寸: 图片:10 15/16 英寸 × 21 英尺 9 1/4 英寸(2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