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工读互助团的实践(1)成立:1919年12月成立,幻想通过知识分子做工和帮助劳动者求学的办法,来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社会理想。(2)失败:经济上入不敷出,实践陷入困境和意见不合。(3)影响:很多青年开始接受谋求对社会的根本改造。2.三次论战(1)概况时间双方主题围绕的内容要不要...
马克思十分强调()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A.“共同生产,各取所需”B.“各尽所能,按劳分配”C.“各尽所能,按需分配”D.“天下大同,物尽其用”
(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工读互助团(1)幻想通过知识分子做工和帮助劳动者求学的办法,来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社会理想。(2)失败原因:实践陷入困境和意见不合。(3)影响:很多青年开始接受,谋求对社会的根本改造。2.问题与主义之争(1)争论双方代表:李大钊和胡适。(2)争论焦点:围绕“要不要从根本上...
马克思说:我的理想的世界,是我们生存在这里面,万人要能和一人一样自由平等地发展他们的才能, 人都各能尽力做事而不望报酬,人人都各能得生活的何障而无饥寒的忧虑,这就是我所谓“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社会。 孔子说:你这个理想社会和我的大同世界竟是不谋而合。你请让我背一段我的...
自1918年蔡元培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后,又有不少学者提出“今日政治问题,就是面包问题”“人人作工,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等主张。这反映当时 A. 马克思主义被广泛接受 B. 社会普遍崇尚生产劳动 C. 追求人人平等成为目标 D. 无产阶级力量引起重视 相关知识点: ...
自1918年蔡元培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后,又有不少学者提出“今日政治问题,就是面包问题”“人人作工,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等主张。这反映当时( A.马克思主义被广泛接受B.社会普遍崇尚生产劳动 C.追求人人平等成为目标D.无产阶级力量引起重视...
1919年,北京的工读互助团正式成立,受到广泛支持,其宗旨是通过平和的经济革命改造社会,原则是实行公有制,人人有工作,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接着,武昌、上海、南京、天津、广州、扬州等地都先后成立了工读互助团。但是,因为经济危机和人心涣散,1920年工读互助团的试验进入尾声。这现象 A.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说:我的理想的世界,是我们生存在这里面,万人要能和一人一样自由平等地发展他们的才能,人人都各能尽力做事而不望报酬,人人都各能得生活的保障而无饥寒的忧虑。这就是我所谓“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社会。 孔子说:你这个理想社会和我的大同世界竟是不谋而合。你请让我背一段...
五四运动时期,京沪部分青年开展"新村"运动,即希望通过协作互助、平等劳动实现和平渐进的社会改造,建立一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社会组织——"新村",但以失败告终。对此,他们逐渐认识到"在全社会底一种经济组织、生产制度未推翻以前,一个人或一团体决没有单独改造底余地"。这主要反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