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会大学朱福荣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基于多年的学术科研成果基础,开发出一套便携式水果品质近红外无损检测技术及其物联网解决方案。团队于2018年开始进行日盲近红外光探测技术在水果品质无损检测领域的研究,并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日盲型近红外探测器,运用多模式、多频段的光探测技术无损检测水果糖度、酸度和含水量等物质...
成果简介 针对上述科学研究和技术问题,香港浸会大学朱福荣教授团队与上海大学魏斌教授团队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丁黎明教授团队合作,在EcoMat发表了题为“Toward improved stability of nonfullerene organic solar cells: Impact of interlayer and built...
香港浸会大学物理系朱福荣教授课题组近期对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对实现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贡献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为器件的产业化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相关论文发表在了Nano Select(DOI: 10.1002/nano.202000290)上。O网页链接 O网页链接 ...
近日,上海大学王生浩&徐韬与香港浸会大学朱福荣团队针对ST-OSCs中高光学透过和高光电转换相互竞争这一核心问题,提出一种半透明光伏器件近红外光学调控的新策略:在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结构里引入一个低/高折射率的“透明近红外反射镜”顶电极,釆用高通量计算方法优化相关材料和参数,实现可见光高透明高效有机太能电池。
香港浸会大学朱福荣教授课题组开发出电压调控的双波段有机光电探测器,无需外置滤波片,通过改变驱动电压,可独立、分别实现可见光和近红外光探测功能。该有机光电探测器具有双异质结(double-bulk heterojunction)的结构,其工作原理为:在正向电压下,前端异质结处于反偏压状态,可在光照情况下产生光生电流,后端异质结处于正...
赞 分享 科研之友微信新浪微博Facebook分享链接 朱福荣 香港浸会大学 / 科研之友号:81174808 科研之友人员唯一编号 1 项目 117 成果 1791 阅读 86 下载 3304 被引 33 H-指数 主页 成果 相关人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