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滋味》读后小结 在坐月子的时候因要尽量减少看书和手机的时间,而选择听喜马拉雅作替代性娱乐,选择了梁冬对话徐文兵《黄帝内经》的节目,进而关注徐医生的微博,再进而知道有这本书的出版。带娃间隙抽空略读两遍,在这里记录一下自己觉得有益的观点。 --- 奶制品是寒的,做... (展开) 403回应 五月渔郎2018...
下面所讲的都是大家平常厨房里就有的食材。小泻肝汤:专治爱发火,脾气特别暴躁的人。关于小泻肝汤的适用症状,《辅行诀》里是这样记载的:“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时干呕者方。”补药的方子,一般都有四味药(君、臣、佐、使);如果是泻药就只有三味(君、臣、佐)。君药:枳实,专门收敛人肝...
饮食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生活方式与心态。当我们学会用心感受,而不是被所谓的“知识”牵着鼻子走,才能真正找回饮食的乐趣。这或许就是《饮食滋味》带给我们最宝贵的启示:饮食不仅是养身,更是养心。饮食,承载着生命最初的悸动与渴望。在这本书中,作者以中医的视角解构了饮食的奥秘,让我重新审视了日常生活...
所有的饮食都是阴,吸进的空气是阳,如果你的消化系统是阳,能够化掉饮食,那你就能活着,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化的功能不够,那就吃点辛香温的食材,炖牛肉的时候放点山楂、醋。醋,高粱做的。醋能把其他的味道烘托出来。醋有一种洁净口腔的味道,让你更好地体会其他味道。葱,本身是药,通督脉和鼻窍,性温。
我们这一代中国人,饮食结构和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流行摧毁了传统,营养和元素代替了味道……关于吃的一切都有了变化。怎样吃才是中国人的饮食之道,才真正能抚慰中国人的身心呢?为什么选择读《饮食滋味》?因为,《饮食滋味》讲的是适合中国人每个人体质的饮食之道。也许你会觉得,活了这么多年,别的不敢说,如何饮食...
饮食滋味-徐文兵.pdf,目录 第一章 1.希望人人都能懂点儿中医营养学 2.饮食滋味的“滋”是什么 3.饮食滋味的“味”是什么 4.中医的饮食观和西医一样吗 5.中医营养学的讲究 第二章 1.吃的最终目的是“求和” 2.谁吃,什么时候吃,在什么心情下吃 3.各种食物,自有老天给的不同
饮食,以“和”为贵,这是中医的饮食观,最终强调的是元气与谷气的和。饮食的滋味,最重要的就是用我们的元气化谷气的一个动态平衡过程。道家说人这一辈子吃的饭是有数的,要慢慢吃、悠着点儿吃。吃的时间长一点儿,活的时间就可以久一点儿。想省元气,吃饭时就要专心。我们现在很多人把吃饭当成什么?一个不...
饥荒馑 时期,不谈滋味。 饥:五谷不熟,肚中无食 荒:地不长粮食 馑:寸草不生 观音土/萬余粮:一种可以烧瓷器的高龄土,也是一种矿物。 菜本性寒,除葱姜蒜,所以吃菜药炒熟了吃。 人体化纤维的主要为胃酸(阴液、肾精所化) 中医的饮食观主要强调:元气与谷气的和 ...
饮食,以“和”为贵,这是中医的饮食观,最终强调的是元气与谷气的和。饮食的滋味,最重要的就是用我们的元气化谷气的一个动态平衡过程。道家说人这一辈子吃的饭是有数的,要慢慢吃、悠着点儿吃。吃的时间长一点儿,活的时间就可以久一点儿。 想省元气,吃饭时就要专心。我们现在很多人把吃饭当成什么?一个不得不...
序言《生命的平安需要饮食滋味》很重要,记下重点:和普通家庭不同的是,我(徐老师)有一位中医母亲,她不仅是我中医的启蒙者,而且把中医理论和理念贯穿在生活实践中,是一位养生防病、治未病的高手。母亲的中医老师是大同名医马衡枢先生。马先生一生不讲究穿戴、不讲究家居布置,唯一看中的就饮食补养,按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