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 十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虽留身後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赏析 其十一(1)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2)。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3)。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4)。死去何所...
饮酒其十一赏析 饮酒·十一·颜生称为仁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译文】人称颜回是仁者,又说荣公有道心。颜回穷困且短命,荣公挨饿至终身。虽然留下身后名,一生憔悴甚...
[晋]陶渊明《饮酒其十一》原文、注释、赏析 [晋]陶渊明《饮酒(其十一)》原文、注释、赏析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各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其表。 注释: 1、颜生称为仁:指颜回,《论语·雍也》:“...
【创作背景】陶渊明的组诗《饮酒二十首》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第二十首诗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 【析评】本章叙为仁为道,不免空乏;但称心即为可贵。死对于千金之躯者是...
作者:卢青山诗名:和陶渊明《饮酒》 其十一朝代:当代全文:讵知和陶者,爰当弱冠时。苟非杯中物,焉直费其辞。我生无根蒂,陶公始在兹。灵肉两攻战,贫富难然疑;时空倏幻变,道物相淩欺。此心究何托,欲起公问之。
《饮酒》其十一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客:用人生如寄、似过客之意,代指短暂的人生。人当解意表: 意表:“语之所贵者,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庄子•天道...
饮酒其十一人生观 《饮酒》其十一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观。 诗中,陶渊明通过对颜回和荣启期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看淡的态度。颜回被称为仁人,荣启期则被称赞有道德,但他们都经历了贫穷和饥饿,即便留下身后名,一生也感到枯槁。他批评那些依赖他人供养,珍视肉体...
饮酒陶渊明其十一鉴赏是中国历史上特立独行、卓尔不群的诗人,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了彭泽县令,过着隐居的生活。他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虽然“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日子相当清苦,仍然恬淡自如,只是酒在他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下面是饮酒陶渊明其十一鉴赏,欢送参考阅读! 品读《饮酒》晋....
在醉意朦胧中,自我意识消失了,诗人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使人看到醉态可掬的诗人形象. 诗人最后说:有些人迷恋于虚荣名利,而我则知“酒中有深味”.魏晋以来,名士崇尚自然,嗜酒如命,他们所追求的是与自然冥合的境界,只有通过饮酒,才能达到这种境界.酒之深味便在于此.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