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上海市营养健康指导试点项目宣布启动,入选项目包括含糖饮料健康提示,分级标识通过ABCD四个等级,从A到D推荐程度依次递减,帮助消费者快速简单辨别饮料中含有的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非糖甜味剂。 上海疾控中心解释称,一杯...
简单来说,一款饮料的“营养选择”分级要看它的“短板”。举个例子 某饮料的非乳源性糖含量为5.6g/100ml,因此非乳源性糖等级为C级;饱和脂肪含量为1.2g/100ml,因此饱和脂肪等级为B级;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g/100ml,等级为A级;不添加非糖甜味剂,非糖甜味剂等级为A级;最终,该饮料的总体评级为C级。总的...
2024年3月26日,据“上海疾控”消息,上海市也开始为饮料分级试点,从A到D健康程度逐渐减弱,相比新加坡的“饮料限糖令”还多出两个维度。 上海疾控部门 研制的分级标识长这样 推荐产品多的时候 可以简写如下 饮料分为A、B、C、D四个等级,A最健康,D最不健康。分...
由于需要参考的维度较多,上海疾控解释,一款饮料的“营养选择”分级要看它的“短板”。例如,某饮料的非乳源性糖含量为5.6g/100ml,因此非乳源性糖等级为C级;饱和脂肪含量为1.2g/100ml,因此饱和脂肪等级为B级;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g/100ml,等级为A级;不添加非糖甜味剂,非糖甜味剂等级为A级;最终,该饮料...
近日,上海开启首批营养健康指导工作的试点,茶饮品牌“霸王茶姬”入选成为首批试单位。这意味着,现制茶饮领域也有了权威认证的营养分级体系,消费者只需通过不同的颜色标识,就能了解饮料综合营养信息,快速做出健康茶饮选择。放眼全国,尚属首例。上海迈出“营养分级”第一步 不少消费者有印象,早在...
根据规定,每100毫升所含糖分在5克至10克之间、饱和脂肪在1.2克至2.8克之间的饮料属于C级,糖分超过10克、饱和脂肪含量2.8克以上则是D级。 相比新加坡的标准,上海纳入了反式脂肪的维度。在评级上,两地都选取几大元素中的最低等级作为最终分级。 一款饮料的“营养选择”分级要看它的“短板” 图源:“上海...
另外,“营养分级”并不是万能的,不能完全依赖它,更不能把它当作健康的“护身符”或者“挡箭牌”。如果你觉得选了AB级就更健康,就可以放飞自我,敞开了吃甜点、吃红烧肉、吃炸鸡,最终也不一定有多健康。总的来说,上海饮料开始实施的营养分级制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也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新举措,但并不是...
最近,上海的一些奶茶饮品店在售卖页面上出现了营养分级标识,通过abcd四个等级,综合反映饮料中含有糖、脂肪等成分的情况。消费者点单时,可以通过标识了解其中的营养成分,为健康摄入提供科学依据。在市中心的一家茶饮店,记者看到菜单上的每一款饮品前面增加了a到d的营养选择的标识,通过手机小程序线上扫码点单,在...
目前在上海区域的一些线下门店,奈雪RTD瓶装饮料已经上标,瓶身可见标识等级。现制茶饮将在3月27日在奈雪点单小程序及门店内电子菜单上标 ,后续外卖平台上也计划上标。此前上海地区已经有相关的标识试点,只不过本次的分级方法进一步细化。据了解,2023年8月起,应用于售卖场所的“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在上海嘉定、...
简单来说,ABCD四个等第,综合反映了饮料中含有糖、脂肪等成分的情况,从A到D级,推荐度逐次递减。这种简明标识,可以让消费者一目了然。营养专家介绍,此前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已推出饮料营养分级。上海这次率先在国内试点,目前共有4家企业参与,今后,分级标识范围还将从现制茶饮逐步覆盖到瓶装饮料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