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此类情况,除了进食时放慢速度、控制食量以外,你还可以点揉或者摩擦食窦穴,顺着胸乳下的这根肋骨,反复摩擦按摩,有时,你就会感觉有股子气打嗝打出来了,人就会立刻感觉舒服了。 【食窦穴穴位配伍】 食窦穴配膻中穴治胸肋胀痛。 食窦穴配足三里穴、中脘穴,治腹痛。 食窦穴配支沟穴、阳陵泉穴,治胸胁胀痛。 网页图...
【食窦穴的位置】食窦穴位于人体的胸外侧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处。 《快速取穴彩色图解》仰卧位。从乳头旁开3横指,再向下1个肋间隙(即第5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针灸大成》天溪下一寸六分,去胸中行各六寸,举臂取之。 《中国...
6、临床经验-治慢性病证:食窦穴临床上,尤其对慢性病证,灸疗效佳。扁鹊心书有言:「治一切慢性病危重症,灸至三百壮」,古人所言不虚也。 7、临床经验-三个强壮要穴:临床上有三个强壮要穴,对于慢性病相当有效,一为『胃经足三里』,一为『膀胱经的膏盲俞』,一为『脾经的食窦』。 8、临床经验-三个强壮要...
仰卧,先取乳中,于其旁开2寸,再向下一肋,适当第5肋间隙处取穴。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本穴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腹水、尿潴留、右食窦治肝区痛等。 配伍 1、配通谷穴、章门穴、...
食窦穴归属于人体脾经,《扁鹊心书》当中将其称为命关穴。反胃、呕吐、打嗝,以及胃部胀痛不舒服的问题,都在食窦穴的调理范围之内。食窦穴的位置在胸外侧,天溪穴下一寸六分,距离前正中线大约6寸处。刺激食窦穴时,可针可灸。如果是选择针刺之法来刺激食窦穴,可以斜刺或者向外平刺0.5-0.8寸。需要注意的是...
穴位就在胸外侧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左右旁开6寸处。刺激它可以起到健脾和中的作用。食窦穴深部为人体的肺脏,因此在选择针刺的方法刺激该穴,需要注意不可深刺,以免损伤肺脏。此外,我们也可以选择艾灸的方法来刺激食窦穴,选择艾条悬灸,时间可以控制在5-10分钟;如果是用艾炷直接灸,每次灸3-5壮即可。
食窦穴简介 取穴方法 按摩方法 方承康 主任医生 中医科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食窦,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 。别名命关。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胸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位置 平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处。 作用 主治胸胁胀痛、嗳气、反胃、腹胀、水肿 主治 胸胁疼痛、乳汁分泌不足 配伍 ...
食窦穴归属足太阴脾经,有缓解治疗腹胀水肿、胸胁疼痛、咳嗽、少乳等作用,食窦穴的位置: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处,详见本文图解食窦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1、所属经络 足太阴脾经 2、穴位图 3、位置 在胸外侧部,当第5肋间隙,距...
食窦穴位置 在胸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仰卧,乳头旁开3横指,再向下1个肋间隙处。 食窦穴疗法 按摩:用大拇指按揉。 用大拇指按揉食窦约200次,或按揉3〜5分钟,用于治疗胸胁胀痛。 食窦穴配伍 胸胁胀痛:食窦配膻中。 图片等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食窦穴——打嗝、食积、反胃一按就灵!食窦穴最早出自于《针灸甲乙经》,别名命关穴、食关穴,是隶属于足太阴脾经的经穴。中医认为食窦穴具有消食导滞、宣肺平喘、健脾和中、利水消肿的功效,临床当中主要用于治疗食积、反胃、打嗝、胸膜炎、胸肋胀痛、水肿等病症。食窦穴在人体的胸部,第五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