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辟谣了“食物相克”的说法,在营养学和食品安全理论中,没有食物相克的说法,抛开剂量谈毒性,只能是危言耸听。“食物相克”之所以广为流传,有些人甚至深信不疑,主要原因有三点:一、食物中毒、过敏等时有发生,被误认为“食物相克”;二、“食物相克”的当代解释,往往披着科学的外衣,真假难辨;三、相生相克的传统思...
推荐每天吃1个鸡蛋,50-100克的薯类。 主打一个在一起,没毛病! Tip:对于胃肠“敏感”人群,食用较多红薯后容易出现腹痛、腹胀,再吃较多的鸡肉、鸡蛋等含有较多蛋白质的食物,可能会加重不适,但这和“红薯+鸡蛋=伤肠胃”的理论无关。 看完这...
这类人单独喝牛奶都会腹泻,这时候如果碰巧跟别的食物一起吃,就产生了“食物相克”现象。2.细菌感染 如霍乱弧菌经常污染鱼虾蟹等水产品,如果有人吃了不洁的水产品,又吃了另一种食物,导致疾病,这就可能变成了一组“相克食物”。3.过敏现象 包括海鲜过敏、花生过敏、鸡蛋过敏等。理论上讲,只要是含有蛋白质的...
11月26日央视新闻报道,辟谣“食物相克”说法并非近几年的事,早在1935年,我国科学家、中国营养学会创始人郑集教授,就在民间传言较广的184对所谓“相克食物”中,选择了当时最为流行的14组食物,分别开展了人体试验和动物实验,结果无论人还是动物,一切正常。① 2018年央视315晚会,也辟谣了“食物相克”说法。专...
事实上,有关食物相克的谣言,早在1935年,我国科学家、中国营养学会创始人郑集教授就已经辟谣了。他选取了当时最为流行的14组食物,其中包括我们现在依然熟知的螃蟹和柿子、牛肉和板栗等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并没有出现所谓的食物相克,也就是说,食物相克传言是站不住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明确指出,在...
2018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一号消费预警发布:食物相克说法都是谣言。螃蟹与西红柿在人体胃液中的,螃蟹中的砷不会转变为砒霜。过度关注食物相克,会影响我们摄入食物的多样性,食物相克传言是站不住脚的。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央视辟谣食物相克说法并非首次,其实早在1935年,我国科学家、中国营养学会创始人...
所谓的“食物相克”,无非是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在误导公众,导致人们对某些食物搭配产生不必要的担忧。在今年的3·15晚会上,众多广为流传的所谓“食物相克”搭配,如“吃了会中毒、致癌、致命,关爱家人就请转发”,都被权威机构一一辟谣。这一消息无疑为公众带来了极大的欣慰,让我们能够更加安心地享受美食。接...
关于“食物相克”的理论,其实已经被很多权威机构否定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表示不存在食物相克的理论,在现实生活中也从来没有发生过真正是因为食物相克而导致的食物中毒的案例的发生或相关的报道。食物相克的说法大多是说同时进食某种食物和另一种食物,会在体内形成一种有害的物质,对身体产生伤害。其实,...
其实,关于“食物相克”的话题,主流媒体早已进行过多次的报道和辟谣。如果简单粗暴地回答这个问题,那么答案是“非也非也”。个中逻辑其实很简单——因为食物的成分复杂多变,理论上,可以互相组合发生的反应也有无数种,“生成有害成分”便存在了许多可能,这或许也是各种“食物相克”的传说层出不穷的源头。但是,...
315晚会辟谣了,食物相生相克完全不可信!昨晚的3·15晚会,终于给一个困扰大家已久的问题“盖棺定论”——“食物相克”,是假的。在3·15晚会的现场,还做了西红柿和螃蟹“相克”的实验。实验证实,并没有足够让人中毒的砷产生。“食物相克”被曝光系谣言之后,目前,淘宝、天猫、京东上有关“食物相克”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