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伯奇则不同,他的胃口似乎更好,来者不拒,见梦就吃,甚至还会把梦主人的真实记忆一并吃掉。这种亦正亦邪的形象,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被英语单词困扰的日子。无论是伯奇还是貘㺔,他们都与梦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伯奇的双重人格,一方面让人感到神秘莫测,另一方面又让人在心中留下一丝疑惑:究竟是谁在吞噬我们的梦...
这说明,恶梦预示和导致灾病的观念,在当时已经非常流行。至少在周人看来,驱恶梦与疫病是贯通的活动,所以在大傩仪式上,便会让十二种神兽去吞食各种恶鬼,而其中就有一个名叫“伯奇”的神兽,他所吞食的正是“梦鬼”这种独特的恶鬼。 《后汉书·仪礼志》中就有“雄伯食魅,腾简食不祥,揽诸食咎,伯奇食梦” (二)猛...
貘可以食梦,大约就是十九世纪晚期才流行起来的说法。说起食梦貘,就不得不提日本一位文学家,其笔名正为“ 梦枕貘 ”,正是因为“想要想出梦一样的故事”而取了这样一个笔名。因为,貘是吞食恶梦的神兽,而枕头则是连通人与梦的媒介,梦枕貘其实暗含了唐人以貘皮寝具驱邪的含义。梦枕貘的代表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