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经过多次优化和升级,这这种飞雷炮的口径从最初的300毫米逐渐增加到惊人的800毫米,仅需汽油桶、木板等简易材料,便能将炸药包远距离抛射出去,射程可达200米左右。尽管其射程有限,但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飞雷炮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各部队根据实际战斗需求,不仅抛射炸药包,还尝试使用大石头和手榴弹等武器,将...
在不少电影电视剧里,我们总能发现军营里摆着几桶看似普通的汽油。可一旦战斗打响,这些桶立马变身为“桶装炸弹发射器”,瞬间升级为致命武器,这就是咱们军队闻名遐迩的“飞雷炮”!飞雷炮的老爷子聂佩璋说得好,中国可真是个有历史的老古董,五千年也是毫不夸张,这儿的人才嘛,那真是数不胜数,而聂佩璋就是那其中...
淮海战役中,许多被俘的国民党军官兵都说最怕我军的3样东西:一是我军的战场喊话,二是我军的近迫作业,三是我军的“土特产”——飞雷炮。飞雷炮由于威力巨大,碰上它非死即伤,在敌军中“名声远扬”。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武器装备与国民党军相比,明显处于劣势。为弥补火力不足,前线指战员创造性地利用火药和炸...
在1947年9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攻打河南陕县时,飞雷炮首次亮相并大放异彩。连续发射的多枚飞雷炮炸毁了一段城墙,并严重损毁了半个碉堡。然而,此时的飞雷炮仍存在诸多不足,亟需进一步改进。遗憾的是,由于战局变化迅速,改进工作尚未完成,飞雷炮便被投入了大规模战役的使用中。到了1948年5月9日,晋冀鲁豫野战...
01飞雷炮起源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本来缺乏重武器炮弹,但在淮海大决战中,我军阵地却突然出现一种神秘武器,大破黄维兵团。只听解放军中一声“开炮”,一个个白花花的炸药包雨点般落在敌军阵地上,敌军顿时哀嚎一片,死伤惨重。杀伤力如此强悍的炮弹,给国军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至于,许多国民士兵被俘后,仍对...
飞雷炮对当时武器匮乏的解放军来说,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过它也不是没有缺点,最开始用汽油桶做的飞雷炮,需要再地上挖坑部署抛射筒,挖个筒坑就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只能抛射一次,不利于作战。后来在这个基础上改进了飞雷炮,射程由原来的一百多米,增加到最远三百多米,爆炸半径10-15米左右虽然精度不高,但它...
飞雷炮之所以退出战斗序列,其主要原因就是飞雷炮只是我军火炮匮乏时期的一种特殊替代品,是一种聊胜于无的临时性武器。飞雷炮虽然制造简单、威力巨大、使用方便,但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首先,飞雷炮非常笨重,射程又近,使用条件限制较大。飞雷炮一般射程只有100到150米,最远也就300米,所以想要对敌人进行攻击必须要逼近对...
解放战争中的“飞雷炮”传奇 在解放战争的硝烟中,人民解放军工兵部队中流传着一种未正式列编却立下赫赫战功的武器——飞雷炮。这款重型武器由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11旅工兵连连长聂佩彰于1947年6月主持研制,并于9月首次参战便大放异彩,展现了其非凡的威力。随后,这一武器被广泛推广至各野战军,成为解放战争中...
解放军飞雷炮:从战术利器到历史见证 飞雷炮,这款由解放军自制的武器,因其独特的制作方式和强大的威力,在战场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甚至拥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没良心炮”。在解放战争时期,面对武器装备的劣势,解放军官兵们凭借智慧和勇气,创造出这种令人闻风丧胆的武器。这种炸药包发射器以汽油桶为炮管...
这门“火炮”的发射筒口径达350毫米,单次抛射炸药量达10千克,攻击距离300米,能在半径20多米的范围内产生强烈毁伤力。这种“火炮”被称作“飞雷炮”,实质上是一种炸药包发射筒,曾在解放战场上大显神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工业程度已经很高的德国军队也用过木头大炮,这是一种被称为“Albrecht”的木制迫击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