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症中医分为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痰瘀痹阻及肝肾亏虚证。具体的分型及治疗如下: (一)风寒湿痹 1.行痹: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有恶风、发热等表证,当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方选防风汤加减。 2、痛痹: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关...
2、风湿热痹证: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关节活动不利,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有肌肤红斑,常有发热,汗出,口渴,烦燥,便赤,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证机:风湿热邪壅滞经脉,气血闭阻不通。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或宣痹汤,前者为清热,后者为利湿。石膏,知母,黄柏...
风湿热痹证多因风湿之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发关节疼痛和红肿。热邪内盛,故见发热。 治疗建议: 针对风湿热痹证,中医通常采用清热除湿、通络止痛的中药进行治疗。常用的中药方药有: 1. 防风通圣丸:具有清热除湿、解毒通络的作用,适用于风湿热痹证的治疗。每次6克,每日2次。 2. 大活络丸:具有...
一、风寒湿痹或风湿热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血滞而为瘀,津停而为痰,瘀血痰浊痹阻经络,可见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 开始的时候只是外感了风寒湿热之邪,日久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以后,会产生痰瘀这样一个病理产物,有痰有瘀,痰瘀交阻,症状越来越重了,不仅仅是只有疼痛,重着,麻木,还会...
2、风湿热痹症状:以湿热两种邪气为主,与前面的证型相反,这是热证, 患者关节红肿疼痛,甚则痛不可伸,得冷稍舒,或兼身热恶风。舌红,苔 黄,脉弦滑数。(豨桐丸治疗) 3、痰瘀痹络症状:这是正气不足,导致痰湿瘀血为患,患者关节肿痛...
中医治疗风湿热痹证的方法主要包括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等。常用的方剂有白虎桂枝汤、宣痹汤、四妙散等。患者在服用中药的同时,也可以结合西医的治疗方法,例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来缓解疼痛和炎症。 此外,饮食也对风湿热痹证的治疗起到重要作用。患者应该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强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D的...
中医分型治疗风湿之风湿热痹证 中医分型治疗风湿之风湿热痹证:羌活2.4克,秦当归6克,生甘草2.4克,炒防风3.6克,赤猪苓各 6克,法半夏9克,煨葛根4.5克,炒赤芍6克,炒茵陈7.2克,炒苍术4.5克,炒泽泻4.5克,炒知母4.5克,炒黄芩3.6克,新会皮4.5克,苦参4.5克。【按语】本法主治风湿热痹...
为了帮助各位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了风湿热痹证型痹证的施治要点如下: 1.症状: 肢体关节疼痛,痛处掀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得冷则舒,筋脉拘急,日轻夜重,多兼有发热,口渴,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中医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证分热痹寒痹两个证型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具有关节炎变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早期有游走性的关节肿痛和运动障碍,晚期则关节僵硬,出现畸形,并有骨和骨骼肌萎缩。患病以青...
主治:风湿热痹证。 方解:风湿热痹可直接感受风湿热邪所致,也可由素体蕴热或青少年阳盛之体感受风寒湿邪蕴久化为湿热而引起。表现为关节疼痛,扪之发热,甚则红肿热痛,痛不可触,得冷则舒,遇热则剧。证属风湿热之邪郁壅脉络。方中用忍冬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