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风、雅、颂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是《诗经》的体例和分类。按作品性质和乐调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又称国风,是各地方的乐曲,有十五国风,共160篇;“雅”有小雅、大雅,为一王室朝廷的乐歌,共105篇;“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共40篇。 《诗经...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风”包括了十五个诸候国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160篇。 “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一共有105篇。“大雅”是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小雅”则是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 “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
风雅颂:“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作品的分类。“风”指地方音乐,《诗经》共有十五国风。“雅”即“正声”,《诗经》有“大雅”和“小雅”之分,均为王朝京都地区的音乐。“颂”即是舞曲,《诗经》有周颂,鲁颂和商颂,均为古代宗庙祭祀所用的舞曲。 “建安风骨”:又称“汉魏风骨”,是...
【解析】三、名词解释1.风:即“国风”,指各地的民间歌谣,按地区或诸侯国的名称分为十五国风,共160篇。著名篇目有《关雎》《蒹葭》桃天伐檀3硕鼠氓七月等雅:指朝廷正乐,根据作品题材分为大雅和小雅,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大雅”以反映朝廷的重大事件为主,“小雅”以表现贵族日常生活的内容居多。著名篇目有...
“风”是指音乐曲调,国风即不同诸侯国和地区的地方土乐。《诗经》有十五国风,大部分是民歌。“雅”即正,是指周朝京都地区的雅正之乐。“雅”分为大雅、小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雅”诗多数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一些民歌。“颂”是祭神祭祖时用的歌舞乐曲,音乐较舒缓,“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
风、雅、颂名词解释 风、雅、颂,三个词像一幅画一样,浓烈而又柔和,一起出现,似乎在传达着什么信息。这三个词各自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各具特色。本文将解释这三个名词的含义,以及它们是如何被引用在一起的。 首先,“风”指清风,怡人而令人陶醉。清风让人觉得大自然的力量,它代表着活力和轻松,当人们在清风中...
基本解释 词语 六义 注音 liù yì 释义 诗经学名词。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和内容题材;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郑樵云:“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通志序》)赋、比、兴的按表现手法分的。《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所属专辑: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喜欢下载分享 声音简介风、雅、颂:风雅颂是《诗经》的编排方法,“风”即15国风,共160篇;“雅”分为《大雅》《小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风、雅、颂的区分与音乐性质有关,“国...
【名词解释】风、雅、颂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诗经》的三大组成部分,其区别主要在内容和乐调上。 风,又叫国风,包括《》、《召南》和《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