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疽,病名。亦名赤疽、风气二疽。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因头毒蕴结而成。如症见初起疮顶塌陷,干焦色紫,不生脓者危重;红肿局限者轻。治宜清热解毒,透脓。初可服荆防败毒散,次服仙方活命饮消之;如脓将溃气虚者,服托黑透脓散;气实者服透脓散,外敷冲和膏;溃后宜服托里排脓汤。余外治见外痈条。
【方歌】额疽生额火毒成,左右膀胱正督经,顶陷焦紫无脓重,高耸根收红肿轻。 【注】此证生前额正中者,属督脉经。或生左右额角者,属膀胱经。总由火毒而成。初起疮顶塌陷,干焦色紫,不生大脓者,其势重而属险也;若红肿高耸,疮根收束者,其势轻而属顺也。初服荆防败毒散汗之,次服仙方活命饮消之。将溃气...
类别 药材 方剂 中成药 书籍 书籍章节 试题 文章 腧穴 术语 模糊搜索 首页/书籍/吴氏医方汇编/ 额疽 此症发于左右额角,大小形如桃李,乃胃经积热也。急以三黄散解其积热。轻者自消。如溃见脓血者[方剂汇www.fane8.com],须斟酌用之。 下载本书电子版 ...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即额疽发生在左右额角者。本病总由火毒蕴结而成。初宜服荆防败毒散;将溃气虚者,服托里透脓散;溃后宜服托里排脓汤。 摘自:《中医词典》等 注明: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公益宣传,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方将立即撤换。
辨鬓疽额疽论 夫鬓疽者,乃少阳三焦、胆相火妄动,又兼肾水不能生木,或感风热而发。盖鬓发之际,肌肉相薄,最难腐溃。初起寒热交作,头眩,痛彻太阳,甚则耳目连鬓通肿。治法不可妄用针灸,必分阴阳表里邪正虚实治之,庶不致误。如初见疮时,多寒少热,口干作渴,好饮热汤,六脉虚数无力,又兼患上坚硬,不甚 痛...
额疽 《鬼遗方》云∶左额、右额发赤疽。不拘大小,状如桃李,急宜药贴破,见脓无害。右额角一处发毒疽及恶疖,为近太阳穴,如肿满太阳,即成虚损。为近穴而难消,不可破,如破后伤外风水,即能害人,亦宜用药溃脓后,速敛合疮口,如经冬月,即成冷疮。缘此处近太阳穴,上至额角,都为险处。或问∶当额生疽...
额疽韩语怎么说?汉程中韩词典提供额疽的韩语翻译、读音、解释及用法等。
御纂医宗金鉴/卷三头部 百会疽 透脑疽 佛顶疽 额疽 耳根毒 发际疮/外科心法要诀(线装残书/中医/有图) ¥ 100 一品 仅1件 浙江温州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不详 出版人线装 装帧线装 货号2011-1-15-1 上书时间2011-01-15 书痴书迷藏书楼 二十年老店 已...
额疽,中医:额疽的功效与作用,额疽介绍及知识点,中医大辞典。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赤疽、风气二疽。总由火毒蕴结而成。若初起疮顶塌陷,干焦色紫,不生脓者危重;红肿局限者轻。初宜服荆防败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