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56岁书《郭家庙碑》,亦称《郭氏家庙碑》、《郭敬之碑》,全称《有唐故中大夫使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国赠太保郭公庙铭并序》。此碑刊刻于唐广德二年(764)十一月,唐代宗李豫隶书题额“大唐赠太保祁国贞郭公庙碑”。颜真卿撰文并书丹,螭首方趺,总高371厘米、宽126厘米、厚42厘米。30行,满行58字...
颜真卿56岁书《郭家庙碑》,亦称《郭氏家庙碑》、《郭敬之碑》,全称《有唐故中大夫使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国赠太保郭公庙铭并序》。此碑刊刻于唐广德二年(764)十一月,唐代宗李豫隶书题额“大唐赠太保祁国贞郭公庙碑”。颜真卿撰文并书丹,螭首方...
《郭家庙碑》全称《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国赠太保郭公庙碑铭》,唐代宗李豫隶书题额,颜真卿撰并书,自署广德二年(764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立。碑为螭首方座,318×170厘米,碑阳凡30行,行58字;碑阴共4列、34行,无书写者姓...
颜真卿《郭家庙碑》 《郭氏家庙碑》全称《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国赠太保郭公庙碑铭》, 广德二年(764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唐名将郭子仪为其父郭敬之所立家庙碑。螭首方座,碑额“大唐赠太保兴国贞公庙碑”乃代宗李豫隶书,碑阳颜真卿撰并正书,凡30行,行58字,碑阴刻郭氏子孙官职姓名, 4列...
颜真卿篆籀之法的笔法气势——楷书《郭家庙碑》的独特颜体风貌 今天分享的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作品《郭家庙碑》,《郭家庙碑》全称《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国赠太保郭公庙碑铭并序》。刊刻于大唐广德二年(764年)十一月。《郭家庙碑》为颜真卿56岁时所书,碑文书法雄秀豪纵,格力...
银钩铁画——颜真卿《郭家庙碑》 《郭家庙碑》全称《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国赠太保郭公庙碑铭》,唐代宗李豫隶书题额,颜真卿撰并书,自署广德二年(764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立。碑为螭首方座,318×170厘米,碑阳凡30行,行58字;碑阴共4列、34行,无书写者姓名(宋赵明诚、清王文治、戴熙等...
《郭家庙碑》是公元764年,郭子仪委托55岁的颜真卿撰文并书写的,原文共1589个楷书字体。《郭家庙碑》的书法特点 在写此碑文时,颜真卿的书法艺术已经进入成熟期。碑文的字体丰膄雄浑,流畅从容,形神兼备,不仅以气势恢宏的宽博结体而著称,更以骨力遒劲而尽显大唐盛世之风度,是人格美与书法美的完美结合。《郭家...
一块石碑上为什么要出现两种字体呢?因为石碑正面和石碑背面的内容不同。石碑正面是《郭家庙碑》的正文,在这里,颜真卿用的是端庄严肃的字体。而石碑的背面则用了比较欢快和活泼的行楷字体进行了书写。这样,使观赏者更容易地将两者内容进行区分。就因为书写完石碑背面内容后,没有落款,这在当时只是一件不经意的...
颜真卿56岁书《郭家庙碑》,亦称《郭氏家庙碑》、《郭敬之碑》,全称《有唐故中大夫使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国赠太保郭公庙铭并序》。此碑刊刻于唐广德二年(764)十一月,唐代宗李豫隶书题额“大唐赠太保祁国贞郭公庙碑”。颜真卿撰文并书丹,螭首方趺,总高371厘米、宽126厘米、厚42厘米。30行,满行58字,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