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体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的,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
颜真卿书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是目前发现颜真卿最早的作品,那时的颜鲁公才34岁。可以看出刚过而立之年的的颜真卿还稍显稚嫩,许多字的结构也不够稳定,字体也更像初唐书体,他向初唐四大家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薛稷学习,还吸收了魏碑的用笔,点画间表现出一丝颜体后来的特征,特别是捺画的形状。虽然并没...
1、 庄严正气,这就是所谓的颜体气质。 2、伟岸饱满,颜体一反唐初书法劲瘦内敛为主的特点,写出丰腴厚重外拓来。字形有左右外胀的感觉。 3、元气充沛,表现在: (1)用笔:颜体的笔划丰满浑厚,不能写轻飘,无论粗细里面务必要贯有气力。不仅是运笔中间,就是...
颜体书法自晚唐开始,其影响日渐扩大,到了宋代达到一个阶段性高潮,宋中期就有“学书先学颜”的提法,并日渐成为不是政令的号令,即使是不专攻颜体的书家,无论是尚意派、尚态派还是碑帖派,几乎都在颜体书法中汲取过营养,受到过启迪。这里我们按照“以楷为法”的思路,仅将历代在学习借鉴颜楷方面,造诣深、成就大的...
颜体字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笔画的疏密特点 颜体字中笔画少的字宜疏,有撇和捺的字,撇画写得要短而细,捺要写得长而粗,布局要均匀。字体要写得饱满丰腴、线条明朗。笔画多而密的字,要写得细而有肉,结体上点画之间要紧凑些,但笔画之间布局要匀称,既不能太过于局促又不至于松散。 2.笔画的大小特点...
可谓暴露了“颜体”的最美样貌,对于初次接触颜真卿的人来说,会更加容易接受一些,而且卷中楷书中规中矩,但又不失内在深厚肌理的变化。在结字上依然能看到他的疏朗宽博之态,相较于那些秀美紧结的“唐楷”,这种方法不会让自身的字体结构被束缚,有助于后续的深造。或者创作个人书风,兼得了实用性跟艺术性,比...
再看每一年的国展,颜体风格入选的作品很多,最终夺得大奖的也不在少数,与之相比,每年入选作品几乎见不到学欧阳询、柳公权的,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不妨回到古代,一步步梳理一下原因。纵观书法史,学颜真卿而有所成就者,唐有柳公权,宋有欧阳修、宋四家,明有倪元璐、董其昌,清有傅山、伊秉绶、刘墉、钱沣、何绍基等...
颜体的钩画多呈“鸟嘴状”。出钩前须先顿锋提笔,力量凝聚在笔尖。注意钩不能过长。引笔下行到顿处,顺势向下,再将笔以原路回锋到顿处,略驻笔,完成顿的笔姿后,快速钩出,不能迟疑。 4竖弯钩 笔画对比 欧体的钩都不作回锋钩,除横折钩作顿笔钩出以外,其余的钩画都在前笔的基础上转锋顺势钩出,尤其是竖弯钩...
颜体是一款极具古朴厚重韵味的字体,这里汇集了各具特色的颜体字体,每款字体都有着颜体丰腴雄浑、骨力遒劲的魅力,因此颜体也深受广大书法家的喜爱,下面有绿色资源网小编为大家提供颜体字体下载大全,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来绿色资源网下载体验!
颜真卿的传世碑帖也是古代许多书法家“望尘莫及”的,由于他的传世碑帖较多,给后人(特别是现代人)在入门学习“颜体楷书”时,到底要选择颜真卿的那个碑帖作为入门法帖造成了一定的迷惑。 入门篇:以《多宝塔碑》为主!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中年的作品,此碑用笔秀美刚劲,结字简洁规范,碑文清晰可见,有字字珠玑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