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兰【作者】郑燮 【朝代】清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标签:述志咏物动植物写花 译文 注释 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
题画兰 清·郑燮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12/3/2021 第四页,共十三页。学习古诗 身在千山顶上(dǐnɡshànɡ)头,1.突岩2.深缝3.妙香4.稠。非无脚下5.浮云6.闹,来不相知去不7.留。突岩深缝突出(tūchū)的岩石。深深(shēnshēn)的石缝。妙香...
在众多的兰花诗句中,最为出名的要数清代诗人郑燮的《题画兰》了。郑燮的《题画兰》以其简洁明快的笔触,将兰花的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全诗如下: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译文】兰花生长在深山的最高处,在突出的岩石和深深的裂缝中生长,并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脚下...
题画兰文/[清]郑燮(xiè)我预测完成需要::分钟实际用时:分钟我为自己点赞:身在千山顶①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③。非④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注释】①顶:顶头。②突:高出周围。③稠:浓郁。④非:不是。⑤浮云:天上的云。⑥闹:喧哗。1.反复读诗歌,结合注释及译文,说说诗人赞美了山顶兰花怎样的...
题画兰【作者】郑燮 【朝代】清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译文 注释 兰花生长在山岩最高处,在突出的岩石和深深裂缝中,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脚下不是没有浮云翻滚喧闹,只是不关心他们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热门推荐绿 艾青(现代) 断章 卞之琳(现代)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苏轼...
导读:一、《题画兰》原文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二、《题画兰》原文翻译 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
题画兰 题画兰朗读 出自明代:文徵明的诗词 拼原 手培兰蕙两三栽,日暖风微次第开。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文徵明的简介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
郑板桥的这首《题画兰》不仅是对画中兰花的描绘,更是借兰言志,抒发了作者高洁傲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 “身在千山顶上头”,直接点出兰花生长的环境——千山之顶,这不仅展现了兰花生长环境的艰难与高远,也暗喻了作者追求高尚情操和远大理想的决心。
题画兰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注释 1.千山:众多的山峰,形容山之多。这里突出兰花生长环境的高远。 2.突岩:突出的岩石,表明兰花生长在险峻、艰难的岩石缝隙之中。 3.妙香稠:美妙的香气浓郁。“稠”体现出兰花香气的醇厚、浓烈。 4.浮云闹:“浮云”常象征着...
兰花的脚下,不是没有浮云翻滚喧闹。只是兰花不关心它们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郑板桥这首《题画兰》是一首咏物题画七言绝句,是其为自己所画的兰花而题写的诗作。整首诗以兰花为物象,描写它生长于山岩的顶处,香气飘散四溢,尤以突出岩石和岩缝中,美好的花香馥郁芬香,赞美了兰花生长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