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注】①三闾大夫庙:奉祀春秋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庙宇。 (1)说说“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两句的含意。 (2)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全诗作简析。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
此诗是戴叔伦在大历年间(766-779)担任湖南官职时,途经三闾庙时所写。三闾大夫,这一战国时期楚国特设的官职,主要负责宗庙祭祀,并兼任王族屈、景、昭三大姓子弟的教育工作。而屈原,这位在楚国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诗人与政治家,其最后的官职正是“三闾大夫”。在这首诗中,戴叔伦通过描绘沅湘的流水与屈子的...
[唐代]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译文 沅江湘江长流不尽,屈原悲愤似水深沉。 暮色茫茫,秋风骤起江面,吹进枫林,听的满耳萧萧。 注释 三闾(lǘ)庙:即屈原庙,因屈原曾任三闾大夫而得名,在今湖南汨罗县境。 沅(yuán)湘:指沅江和湘江,沅江、湘江是湖南的两条主要河流。
戴叔伦《题三闾大夫庙》诗歌赏析 题三闾大夫庙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此诗题一作《过三闾庙》,是戴叔伦在大历年间湖南做官时,路过三闾庙所作。三闾大夫庙,即屈原庙,屈原曾担任此职。据《水经注》记载,屈原怀石自沉于汨罗渊,后人为了纪念他,将此地改称屈潭,并在潭北...
#戴叔伦 题三闾大夫庙 唐·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此诗是诗人大历(766-779)中在湖南做官期间路过三闾庙时所作。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王族屈、景、昭三...
时隔千载,诗人戴叔伦也感受到了与贾谊、司马迁同样的情怀:“昔人从逝水,有客吊秋风。何意千年隔,论心一日同!”(《湘中怀古》)大历年间,奸臣元载当道,嫉贤妒能,排斥异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诗人来往于沅湘之上面对秋风萧瑟之景,不由他不动怀古吊屈的幽情。屈原“忠而见疑,信而被谤”(《史记?屈原列传》),作者...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题三闾大夫庙①[唐]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注释】①三闾大夫庙:奉祀春秋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庙宇。这首诗歌从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注】①三闾大夫庙:奉祀春秋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庙宇。 (1)说说“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两句的含意。 (2)你认为,本诗诗眼是什么?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析。 参考答案 (1)“秋风”点明季节,“日暮”点明时间,“枫树林”加上“萧萧”叠词修饰,两句...
题三闾大夫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 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 萧萧枫树林。 这是一首凭吊屈原的名作。 屈原忠而见疑,信而被谤(《史记·屈原列传》),作者谒庙,感慨颇深,于是写下了这首诗篇。 诗的前二句对屈原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以沅水湘水流了千年也流不尽,来比喻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