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昆明湖 这就是十七孔桥,长150米,宽8米,是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桥的造型优美。它西连南湖岛,东接廊如亭,不但是前往南湖岛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区的一个重要景点。颐和园共有各种建筑3000多间,游览颐和园,除了园林以外,观赏各种古代建筑物也是重要的内容。 这条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
颐和园资料简介50字: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2.9平方千米),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清朝乾隆皇帝继...
颐和园在北京的西北郊,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 希望采纳反馈 收藏
1. 颐和园,清朝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距离城区约15公里,占地290公顷。2. 该园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础,参照杭州西湖和江南园林风格建成,是现存最完整的皇家行宫御苑。3. 乾隆年间,此处原为清漪园,后毁于英法联军,光绪年间重建并改名为颐和园。4. 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期间再次遭受破坏...
1、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与圆明园毗邻。2、颐和园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颐和园历史背景简介50字颐和园历史背景简介 颐和园是一座以水为基调、以山为背景、以建筑为主体、集园林艺术之大成的皇家园林。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原名“万善园”,乾隆时开辟为御花园,后因有“颐养天年”的寓意而更名为“颐和园”。光绪时曾数次扩建,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典范。 颐和园园内有各种精致的建筑,如...
@旅游景点推荐颐和园简介50字 旅游景点推荐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清朝皇家园林,占地约3平方千米,以万寿山、昆明湖为基址,融合江南园林设计,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北京市中心西郊的十五公里处,座落着一座举世闻名的古代皇家园林——颐和园。这座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的清漪园时期,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相邻,其设计灵感源于杭州西湖的秀美景致,融合了江南园林的精巧技艺。昆明湖与万寿山是颐和园的核心,共同构建了一幅山水画卷。作为皇家行宫御苑的瑰宝,...
颐和园是中国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坐落在北京西郊,占地广阔且以水面为主。它以昆明湖和万寿山为基础,参照杭州西湖并融合江南园林设计手法而建。历经多个朝代的修建,最终在乾隆帝时期形成现今规模,命名万寿山和昆明湖,并环以围墙称为清漪园。清漪园在1860年遭焚毁,后于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与其他三座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