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颍阴县 秦置。治今河南许昌市。《汉书·灌婴传》:西汉高帝六年(前201),“从至陈,取楚王信。还,剖符,世世勿绝,食颍阴二千五百户”,即此。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入临颍县。东魏元象二年(539)复置。北齐改为长社县。汉、晋属颍川郡,东魏为郑州及颍川郡治。
历史地名> 颍阴县 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封灌婴为颍阴侯。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并入临颍县。东魏元象二年(539) 复置,为郑州及颍川郡治。北齐天保元年(550) 改为长社县。 古县名。秦置,治今河南省许昌市。《汉书·灌婴传》: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食颍阴...
清朝顺治雍正十三年(1735),当时的安徽巡抚报请升直隶颍州为颍州府,增设阜阳新县管辖原州辖范围, 是因为东汉时境内曾设有阜阳候国,故邑在今天临泉县境,《阜阳县志》云:“《旧志》引《颍纪》,州西百五十里沈亭南有阜阳城”,所以阜阳的来历是遥取境内古邑名。
一个梦_7m对《满城尽是黄巾军-044徐三光来了》发表的评论:颍阴县的荀氏、许县的陈氏、长社县的钟氏、舞阳县的韩氏这才是颖川最大的家族。阳翟县的郭氏属于第二梯队了。唉😔听的头大
公讳绛,字希深,其先陈郡阳夏人,以试秘书省校书郎起家,中进士甲科,守太常寺奉礼郎,七迁至尚书兵部员外郎以卒。尝知汝之颍阴县,校理秘书,直集贤院,通判常州、河南府,为开封府三司度支判官,与修真宗史,知制诰,判吏部流内铨,最后以请知邓州,遂葬于邓,年四十六,其卒以宝元二年。
荀彧(xún yù),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早年被称有“王佐之才”,初举孝廉,任守宫令。后弃官归乡率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其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
笔者有一癖好——瞎想,在读到两位先生的作品前就曾想过,颍阴县在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析许县所置,“颍阴”可能因颍河而得名,但颍河在今之许昌城区之南,古代以“阴阳”命地名有一定之规,即: 以水划分——南北走向:北为阳,南为阴;东西走向:东为阳,西为阴。
王安石公讳绛,字希深。其先陈郡阳夏人。以试秘书省校书郎起家,中进士甲科 , 授太常寺奉礼郎,七迁至尚书兵部员外郎以卒。尝知汝之颍阴县,直集贤院,通判常州、河南府,为三司度支判官,与修真宗史,知制诰。最后请知邓州,遂葬于邓,年四十六,其卒以宝元二年。
荀粲。荀粲(210年-238年),字奉倩,豫州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省许昌市)人。东汉时期至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荀彧之子,妻为曹氏,荀恽、荀俣、荀诜、荀顗、荀玄兄弟。 个性简贵,不轻易交接常人,所交之辈皆一时俊杰。聪颖过人,善谈玄理,名噪一时。娶大将军曹洪之女为妻,生活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