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颈前静脉: 起自下部,沿正中线两侧下降,进人胸骨上间隙内,呈直角转向外侧,经胸锁乳突肌深面,注入颈外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在胸骨上间隙内,两侧颈前静脉间常有横吻合支相连,称颈静脉弓。 2. 颈外静脉: 为颈部最大的(浅)静脉,它由前、后支合成。前支是面后静脉的...
近日,哈医大二院重症医学科韩艺教授团队成功实施Crescent双腔颈静脉ECMO插管技术,挽救了一名膈疝术后合并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43岁男性患者。 韩艺教授团队查房。 患者于10月24日入院,自述高血压和糖尿病史多年、胸闷气短两天,入院后被诊断为“膈疝,左侧液气胸”。哈医大二院胸外科二病房主任徐广全和普通...
对于颈内静脉皮肤入口的确定,根据的解剖位置确定,不建议摸颈动脉(除非患者有气管插管),股静脉皮肤入口的确定,主要是摸股动脉。 我们先来看一下颈内静脉的解剖: 如上图所示,颈内静脉在颈部前面是被胸锁乳突肌所覆盖的,只有在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和锁骨头之...
郑大二附院完成双腔颈静脉ECMO插管 7月14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小军带领ECMO(人工体外膜肺氧合)团队,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单管双腔静脉插管,成功实施VV-ECMO(静脉到静脉的一种插管方式)救治了一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此次救治是在患者清醒局麻下采用双腔静脉插管,为河南省首例,超越了以往常规股...
大鼠自主给药实验通过颈静脉插管手术,建立了将可获得的药品直接与颈静脉相连通的静脉注射模型,动物通过主动按压踏板或者鼻触,获得从颈静脉输入的药品,如若该药品具有成瘾性,则动物就会维持其踏板或者鼻触行为,从而形成稳定的自主给药行为,反映药品的强化作用。
5月21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诊医学科ECMO团队采用先进置管技术实施了一例高难度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相比传统股静脉—颈静脉双管置管技术,本次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单管双腔颈静脉置管技术。据悉,这是湖南首例成功采用单管双腔颈静脉插管技术实施的体外膜肺氧合。
目的:优化嘌呤霉素氨基核苷制作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的方法,在原有的经典制作方法即一次性给药的颈静脉插管术基础上进行多次尾静脉追加,从而得到更稳定的适合肾病综合征药理实验研究的模型。方法:实验用雄性Wistar大鼠30只,6周龄,体重170~190g,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颈静脉给药组和追加给药组。每组10只大鼠。正常...
进行甲基苯丙胺自身给药训练.结果小鼠术后恢复良好,导管保持畅通,手术存活率达到92.5%.共计35只小鼠(87.5%)进入自身给药训练,33只小鼠(94.3%)自身给药模型构建成功.结论改进小鼠颈静脉插管手术,可较好保证小鼠颈静脉插管的操作性和畅通性,促进小鼠甲基苯丙胺自身给药模型成功构建,为开展小鼠自身给药实验提供良好的...
韩国共同民主党发言人权七胜在医院前介绍了李在明的情况。他表示李在明已经恢复清醒。手术于15:45开始,最初预计持续1小时,但实际上持续了约2小时。医护人员确认李在明的颈静脉损伤,并且由于情况超出预期,他们对其进行了插管手术。李在明目前仍在重症监护室中。(via: CGTN海外报道员Jen Kwon) 延伸阅读 李在明手术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