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野王原名顾体伦,字希冯,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有说是吴江人,有说是上海人,都是其居住地,南朝梁陈间官员、文字训诂学家、史学家。博通经史,擅长丹青,著有文字学著作《玉篇》。陈太建十三年卒,诏赠秘书监、右卫将军。顾野王墓在石湖下舟村。 2003年,苏州市决定在上方山麓打造职业教育园,将苏州市职业类...
“如舟”一般的石头,沉默不言,但给顾野王的墓赋予了些许传奇的色彩。 早在南宋范成大的《吴郡志》就记载:“梁顾野王墓在吴县楞伽山下,近越来溪。绍兴间,其碑石虽皴剥断裂,尚巍然直立,后为醉人推仆,石碎于地,今尚有存者”。而明卢襄《石湖志略》载:“今墓上唯一巨石,可二丈许,横卧。石旁古松一株似盖...
📍 顾野王的墓地位于苏州职业大学内,这里不仅是知识的殿堂,也是历史的见证。📜 顾野王(519-581),原名体伦,字希冯,出生于吴郡吴县。他因仰慕西汉冯野王的才学,而更名为野王。顾野王生活在南朝梁、陈之间,曾担任太子率更令、黄门侍郎、光禄卿等职务。📚 顾野王博览群书,精通天文地理,虫篆奇字,无所不晓。他...
顾野王墓地上散布着五块大石,其中最大的那块巨石传为陨石,因此又称“落星坟”。根据密度和体积测算,这块巨石起码有30吨。顾野王墓曾是省级文保单位,但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文革后降为市级文保单位。2017年2月18日,人们前往顾野王墓,清除杂草,割掉藤蔓,找到了墓碑。嘉庆八年(1803)的“陈黄...
顾野王墓位于石湖越来溪与上方山之南吴山之间的原来一个叫下舟村的地方,现下舟村区域已划入苏州职业大学,墓的位置在院内致能大道与顾公路之间。顾野王墓安葬的是梁代“楷书宗师”顾野王。因顾野王墓上卧有一块长约六米,约三十吨的黑褐色巨石,有据记载说它是陨石,所以顾野王墓又被人称为 “落星坟”。据...
顾野王墓(落星坟),图片摄影:施晓平 墓区不大,因为在校园,显得更加特别安静。秋日的风里已经弥散着早桂的香气。墓区是新修的,据说是2011年苏州市职业大学建校三十周年活动时有心做的一件事。当时对墓区的修缮,是秉承了仿旧的理念,充分体现了显石、显石、显塔的原则,所以,墓区的北面有补栽的松树,据说当时先...
早在南宋范成大的《吴郡志》就记载:“梁顾野王墓在吴县楞伽山下,近越来溪。绍兴间,其碑石虽皴剥断裂,尚巍然直立,后为醉人推仆,石碎于地,今尚有存者”。而明卢襄《石湖志略》载:“今墓上唯一巨石,可二丈许,横卧。石旁古松一株似盖,湖上望见之,即知野王坟。” ...
顾野王墓 [明代] 周南老 韵脚:"删"韵 迢迢越溪水,映带楞伽山。 清寂气所穷,郁郁佳城环。 野王识龙穴,卜兆于其间。 平地不起坟,乃知防后艰。 癖爱山水胜,清兴殊不悭。 丹青更称绝,犹得留尘寰。
早在南宋范成大的《吴郡志》就记载:“梁顾野王墓在吴县楞伽山下,近越来溪。绍兴间,其碑石虽皴剥断裂,尚巍然直立,后为醉人推仆,石碎于地,今尚有存者”。而明卢襄《石湖志略》载:“今墓上唯一巨石,可二丈许,横卧。石旁古松一株似盖,湖上望见之,即知野王坟。” ...
顾野王墓 元末明初•高启•竖排 南朝旧碑倒,墓近樵苏道。 应与读书堆,离离总荒草。 元 明 高启 作者 朗诵 拼音 扫码 韵译 南朝的旧石碑已经倒塌,墓地靠近樵夫打柴的道路。墓旁应该还有读书时堆积的土丘,如今都杂乱地长满了荒草。 鉴赏 这篇作品是对顾野王墓的凭吊,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