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我亦飘零久》是清代顾贞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也长期漂泊!十年来,深深感受到了恩情的沉重,生死与师友之情。从前我们名声齐名,我并不自卑,只是看到了杜陵的贫瘠和瘦弱。曾经并没有减损,夜郎的忧愁,命运的离别已经明白,问人生,北方是否凄凉?千万次的...
第一首从吴兆骞写,第二首换个角度从自己发感慨:“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说得沉痛,“亦”字勾留上首,不是泛泛。“宿昔齐名非泰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从自己又说到两人。杜甫《长沙送李十一衔》:“李杜齐名真悉窃,朔云寒菊倍离忧。”杜甫是客气话。历史上李杜齐名有好多...
但愿黄河变清人长寿。你归来定会急忙翻阅戍边时的诗稿,把它们整理出来传给后世,但也只是忧患在前空名在后。满心的话语说不尽,我在此向你行礼磕头。 【注释】 我亦飘零久:飘零,漂泊。作者康熙五年(1666年)中举,掌国史馆典籍,五年后因父病告归,康熙十五年(1676年)又入京在纳兰性德家教书,两度客居京师,故有飘零...
第一首从吴兆骞写,第二首换个角度从自己发感慨:“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说得沉痛,“亦”字勾留上首,不是泛泛。“宿昔齐名非泰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从自己又说到两人。杜甫《长沙送李十一衔》:“李杜齐名真悉窃,朔云寒菊倍离忧。”杜甫是客气话。历史上李杜齐名有好多...
清初,纳兰性徳的好友、词人顾贞观写的词《金缕曲》: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原来故友吴兆骞从戍边寄来的书信上称:"塞外苦寒,四时冰雪,鸣镝呼风,哀笳带血,一身飘寄,双鬓渐星。...
清初,纳兰性徳的好友、词人顾贞观写的词《金缕曲》: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 原来故友吴兆骞从戍边寄来的书信上称:"塞外苦寒,四时冰雪,鸣镝呼风,哀笳带血,一身飘寄,双鬓渐星。妇复多病,...
出自:[清代]顾贞观所作《金缕曲▪我亦飘零久》 拼音:zēng bù jiǎn yè láng zhàn zhòu 。báo mìng cháng cí zhī jǐ bié ,wèn rén shēng dào cǐ qī liáng fǒu 。 诗句: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 繁体:曾不減夜郎僝僽。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此凄涼否。
上一期的钢笔字题目是顾贞观的《金缕曲.我亦飘零久》... 《金缕曲·我亦飘零久》作者:顾贞观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兄生辛未吾丁丑,共此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魄相守...
顾贞观所作的寄吴兆骞《金缕曲》(季子平安否)和《金缕曲》(我亦飘零久)两首在他的词作中尤其突出,不仅成为其词作中流传最广、被选入词选次数最多的作品,而且《金缕曲》的故事,也不断地被提及和述说。词人选择什么样的词牌进行创作,或出于兴之所至随意选择词...
清代才子顾贞观,以一曲《金缕曲·我亦飘零久》道尽了漂泊十年间,对生死之交师友的深深负疚与无尽感激。这首词充满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凄凉的感慨。“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这句词直抒胸臆,十年的游子生涯,让他深知亏欠了师友深厚的恩情,未能及时回报这份生死与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