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1613—1682)学者尊称为亭林先生。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他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俑,汉族,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
顾炎武把复仇的希望寄托在弘光小朝廷之上,他满腔热忱,“思有所建白”(吴映奎《顾亭林先生年谱》),撰成《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即著名的“乙西四论”,为行朝出谋划策,针对南京政权军政废弛及明末种种弊端,从军事战略、兵力来源和财政整顿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 顺治二年(1645年)...
顾炎武,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家、学者,生于1613年7月15日,逝世于1682年2月15日,原籍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不仅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贡献,更在思想和行动上展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 一、生平概述 早年求学:顾炎武初名继绅、绛,字忠清,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他自幼勤奋好...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江苏昆山千灯镇人。原名绛,字忠清。明朝灭亡后,因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爱国激情和悲壮气节,改名炎武,字宁人,曾化名蒋山佣,被尊称为亭林先生。他一生著述丰富,涉猎甚广,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亭林诗文集》《音学五书》等书,经史百家、天文...
作者简介 顾炎武(1613- 1682)汉族,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人,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尊称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他...
简介 顾炎武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包括顾炎武故居、亭林祠堂和墓及顾园,为千灯明清宅第之首。顾炎武纪念馆2005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顾炎武故居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爱国学者,他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世名言,成为一代又一代旨在报国炎黄子孙的座右铭。顾炎武在故乡千灯居住了39...
顾炎武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
顾炎武(1613-1682年),字宁人,号亭林 •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地理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家庭背景 •父亲顾同应,官至福建泉州府通判•母亲的家族是江南望族,有深厚的文化传统 顾炎武的仕途生涯 仕途初期 •20岁时,参加乡试,中举人•25岁时,参加会试,中进士•...